从gdp的构成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附件)
1 引言 1
2 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分析 1
2.1 定义 1
2.2 度量 2
3 上海市GDP的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形式 3
3.1 上海市GDP发展状况分析 3
3.2 上海市经济转变的表现形式 6
4 提升经济转型的政策措施 12
4.1 加强宣传教育,提企业的创新意识 12
4.2 积极释放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 13
4.3 大力推进“两高”产业发展 14
4.4 积极改善区县经济发展环境 14
4.5 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图1 2005年至2014上海第三产业比重 7
图2 2014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月增速 8
图3 201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累计增速 10
表1 上海市生产总值(2005~2014) 4
表2 上海市生产总值构成(2005~2014) 4
表3 2015年1季度上海市生产总值 5
表4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9
表5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11
1 引言
作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竞争力的国际大城市,上海在人口、区域、战略位置、经济实力等方面已位居全球前列,有其独特的魅力,放眼世界,虽然上海市在世界经济坐标系中拥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可是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度上海市生产总值 5
表4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9
表5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11
1 引言
作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竞争力的国际大城市,上海在人口、区域、战略位置、经济实力等方面已位居全球前列,有其独特的魅力,放眼世界,虽然上海市在世界经济坐标系中拥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可是纽约、伦敦等有着全球经济、科技和教育资源配置权的特大城市,有太多相较于上海的领先优势。 因此,对上海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是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上海经济增长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1992年到2007年,上海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不过到了2008年, GDP增长率掉到了9.7%,首次跌入个位数。2009年更严重GDP增幅为8.2%,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是1992年来历史上的最低,虽然在 2010年稍有回弹,不过2011年GDP还是以8.2%垫底全国。
GDP增速下滑的后面,实质是经济转型之痛。实际上,2008年以前上海就决定走超越GDP增速的发展新路。新目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这样认为,要以服务经济为主,同时制造业还要像向高端发展。
2 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分析
2.1 定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和类型特征。《现代经济辞典》的定义为: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1]。不过从实际观察看,定义过于狭窄。因为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都是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其实就是促使传统的和旧的增长(发展)方式到现代的和新的增长(发展)方式转化,以现代的和新的增长(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和旧的增长(发展)方式。
经济理论范畴认为经济增长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一起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具有更加广泛、深刻的意义。此外,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离开经济数量增加看经济结构优化是不现实的;还有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两者概念可以互换。
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模式和手段,其中不只是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进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就是促使传统的和旧的增长方式向现代的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
亚当斯密认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生产性劳动、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2]。约翰穆勒认为人口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和合作等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3]。此外,马歇尔认为组织管理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了相关作用[4],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创新和经济增长是影响因素[5]。这些研究所说的影响因素都是“要素投入增加”、“要素生产率提高”这两个方面。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它分析了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不过不能解释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关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学家索洛在模型的基础上加了技术进步因素,于是出现著名的索洛模型,增长速度方程:
y=a+αk+βl
式子中y是产出增长率,k是资本投入增长率,l是劳动投入增长率,a是全要素生产率,α是资本弹性系数;β是劳动弹性系数。方程式指出了,经济增长因素分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增长率,不过要素投入增长率分为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6]。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对待新的技术发明在生产上态度,先是看这种技术能不能让得资本增值。如果新技术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就会继续用旧技术而不用新技术。经济增长方式用什么组合类型,主要看增长方式存在的条件性外,还看增长方式存在的目的性[7]。
2.2 度量
传统、旧的经济增长的增长路径是集合: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出口带动型的、外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衡量指标是单纯的数量增加。传统增长方式的问题表现为“五高”“五大”:“五高”就是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投入、高增长成本、高环境污染、高人口红利;“五大”就是政府拉动大、对外依赖大、资源浪费大、分配差距大、社会问题大。“五高”“五大”让传统增长方式变得高成本和不可持续性。所以说理解问题就是“两大”:发展成果巨大,发展成本巨大。
现代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发展路径是集合: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现代、新的发展方式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3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