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旬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附件)

2021-01-10 12:4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与“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已经与石油产业、汽车产业并列为三大产业。旅游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旬阳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丰富,旬阳县旅游作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本文通过研究旬阳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地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五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思路与研究方向;第二部分阐述了旬阳县旅游业的基本概述和发展历程,具体介绍了旬阳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并针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单阐述;第三部分从各方面分析了旬阳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首先对当地旅游局和政务局进行调查走访,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然后以数据资料对当地近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旬阳县旅游现状分析提出当地旅游业的可发展性;第四部分从现状中分析旬阳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旬阳县旅游业近年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目 录
1 绪 论 3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1.1研究目的 3
1.1.2选题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国内研究现状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5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6
1.3.1研究内容 6
1.3.2研究方法 6
2旬阳县旅游业基本概述 7
2.1旬阳县的地理环境 7
2.2旬阳县旅游景点分布 7
2.3旬阳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9
3旬阳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11
3.1旬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11
3.1.1旬阳县旅游业发展规模 11
3.1.2旬阳县旅游业政策调节现状 12
3.1.3旬阳县旅游资源利用情况 12
3.2旬阳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及挑战 13
4旬阳县旅游业发展中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存在的问题 14
4.1当地人民对旅游产业发展意识薄弱 14
4.2缺乏特色旅游行业 14
4.3旬阳县政府对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15
4.4当地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15
4.4.1特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渠道 15
4.4.2旅游景区住宿娱乐设备不完善 16
5旬阳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7
5.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7
5.2加强特色旅游建设 17
5.2.1全力打造旅游品牌 17
5.2.2整合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18
5.3当地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 18
5.4积极推动当地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及设施的完善 18
结 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 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使其摆脱落后的经济状况,因其投入一般较低,因此对贫困地区的帮助是巨大的;促进了商业消费,加速了经济增长;合理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部门,作为非生产性行业,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产业发展;为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帮助;跨国旅游的飞速发展对本国的外汇收入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发展旅游业能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收入、社会影响,对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能使自然资源与生存条件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叙述了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因素,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调查分析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旅游业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适应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旅游业更好发展的对策,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
1.1.2选题意义
由于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踞巴山,群峰簇拥,碧波浩荡的汉江横贯其中。古为水陆要地,是陕南东部的重镇之一。旬阳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绕,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太极城”,也是省级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陕西“最美绿色园林旅游城镇”。全县总面积有3554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是革命老区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科技示范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县和全省治安模范县、教育强县等多项殊荣。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旅游业的研究分析,进一步使当地的旅游景点走出陕西走向世界,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
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能够提供3亿个工作岗位,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课题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问题的研究,发现旬阳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旅游业以持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旅游业甚至已经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九十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无论是收入、就业,还是投资、税收,旅游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内外对此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2.1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研究者对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研究要晚于国外研究者,且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例如,朱应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江苏旅游业为特例,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004年起,系统理论被中国研究者广泛关注,陈睿、薛莹、王雪芳等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揭示旅游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近年来,博弈论成为研究焦点,梁艺桦、舒小林、郑燕萍等运用博弈论论述了旅游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较好形式。另外,研究者们还引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来阐述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例如,邹仁爱,陈俊鸿(2006)运用生态位理,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原理和演变规律。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地方旅游业概念分析、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己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地方旅游在19世纪的欧洲发达国家就已兴起,萌芽于贵族阶层。现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处于成熟阶段,更具市场需求,职业化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地方旅游业的概念理解方面,学者给出了不同定义和理解。西班牙学者Angel Paniague(2002)认为,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促使所处发展阶段也会不同,地方旅游业发展与各地的受欢迎程度的成正比,应该解放当地生产力,实现自主创业。MA Ruth(2011)通过社区参与,实地调查走访,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认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自然和文化的经验,是地区旅游业的未来,也要重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法性。Lepp A(2008)对旅游业的研究中,发现旅游的活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成正比,通过依靠外部环境,企业战略,整含现有资源,改变不利因素。依托资源,构建开发模式,运用数据定量分析促使旅游业在地区中稳定发展,提高效率,完成发展目标(M Cawley,DA Gillmor,2008)。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