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场化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引言
二、理论分析Y
三、实证分析Y
1.样本与数据来源Y
1.变量选取与描述Y
1.模型设计与检验Y
1.回归结果及分析Y
四、结论与对策Y
致谢Y
参考文献Y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ization
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e Chen Jie
Tutor Dong XiaoLin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of six commercial banks to analyse the factor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net profit margin and the proportion of non interest income increas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ts on enhanc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rate of bad loans and the cost of operating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profitabi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hance profitability ,th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upgrade pricing level,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s, improve asset quality, control of cost and expense.
Key words: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commercial bank; profitability
引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逐渐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而非政府确定利率价格以提高资本利用效率。2012 年 6 月 8 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变 “存款利率无浮动”的局面,扩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13 年 7 月 20 日,央行宣布取消 0.7 倍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全面放开。2015年3月1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2.5%和5.35%,同时将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3倍。利率市场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目前,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居核心地位,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它必须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来源于安全性和盈利性。因此,与一般企业相比,其盈利性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银行依赖利差收入的传统单一盈利模式受到严重挑战,其作为传统融资中介的地位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使商业银行在更加开放的环境的下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以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又具有和国有银行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后,因为缺乏国有资本控股和充足的资源,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因此研究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梳理了以往文献,从理论上分析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再以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得到结论和政策含义。
文献回顾
不少学者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Victor Mendes(2002)研究了西、法、德、英四国的银行业,认为净资产、不良贷款率、市场占有率及国内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Albertazzi和Leonardo (2009)认为盈利能力与利息收入结构、费用、经济周期有关。国内学者多以国有银行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刘瑜东(1999)分析国有行在1991至1997年间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是非利息支出增加和利差缩小。宋克玉(2001)认为不良贷款多、存贷比不合理导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性较差。付强(2004)对国有银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存款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对盈利性的显著影响为正,资产规模的影响为正但不显著。姚勇和董利(2005)的分析表明宏观经济状况对银行利润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后者的主要是个体内在因素。黄金秋等(2006)认为影响银行盈利的因素有资产质量、流动性状况和营运效率,并发现资产规模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而关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会有怎样的变化,已有的研究主要是理论的分析。向文华(2005)认为商业银行可能会扩大信贷规模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胜出,但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坏账风险。王沫、谢莉莉(2007)指出利率市场化将会在主业务、竞争环境、管理水平及银行人员素质方面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巨大挑战。盛朝辉(2010)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应对利率风险冲击的能力更差,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更可能出现倒闭的情况。利明献(2011)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间接融资成本上升,加大大额贷款风险,从而会改变银行的市场环境,打击已有的单一传统的盈利模式,最终造成缺乏多维度的定价能力的银行整体利润水平下滑。巴曙松(2012)研究发现,利率的决定权发放给金融企业后,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的影响最大,进而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结构,使其改变现有的经营方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张学民(2014)认为提高盈利能力最关键的是提高定价能力,对于资产相对不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是如此。张楠慕(2014)的观点是净利息收益率下降后,金融创新产品有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也有学者进行实证分析,如盛虎、王冰(2008)做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会使ROA和ROE也有相应比例的提高。但王菁(2008)的结果是相反的,原因是非利息业务也存在成本管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