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附件)【字数:10910】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概述 4
2.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4
2.2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 4
第三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 6
3.1“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概况 6
3.2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7
第四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9
4.1产业内贸易的测度指数 9
4.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11
第五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 14
5.1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 14
5.2制造业新兴行业发展受阻 14
5.3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规模有待提升 14
第六章 对策建议 15
6.1增强国家间贸易联系,扩大经济规模 15
6.2加强产业交流沟通,促进文化融合 15
6.3鼓励产业改革创新,改善技术创新环境 15
结束语 16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从本世纪初期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贸易实现了迅速的增长,同时出口贸易的显著增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效果。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我国自从2010年开始,出口贸易额受到显著的影响。但是随着2015年开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开始,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进入到了过渡时期,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为我国制造产业的出口以及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之后,我国针对一带一路周边的共计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并且投资额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投资额度相比于一带一路发展之前增长20%以上。同时伴随着一带一路峰会的成功召开,以及我国政府部门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所出台的有关文件政策,我国制造产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以及服务型的转型开始实施,逐步的借助制造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我国的长治久安以及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态势。
本次课题希望能够借助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产业的贸易合作进行相关数据理论分析,进而来探究当前阶段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各国贸易合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实现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我国与周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专家学者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证上,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类型及形成原因、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对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Balassa提出Balassa指数,Grubel和Lloyd提出了GL指数,Aquino提出了Aquino指数等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较为权威的是GL指数,是目前区分产业贸易类型、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经验研究的重要工具。
关于区别产业内贸易的类型,Grubel和Lloyd(1975)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出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与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又分为两种,一个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另一个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Krugman(1979)和Lancaster(1980)对于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比较有代表性,他们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分析了产品特质,证明了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不同的产品特质与经济规模是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对于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成因,Falvey(1981)和Kierzkowski(1987)认为出口高质量产品的资本充裕的国家也会从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进口低质量产品,出口低质量产品的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也会从资本充裕的国家进口高质量的产品以分别满足各自国内不同的消费需求。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成因,Linder在1961年用“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解释了原因,即两国的经济规模大小与人均国民收入高低情况越相似,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就越相似,两国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自提出产业内贸易概念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从一开始的经验性、统计性分析,到现在利用变量建立模型,再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阶段,又随着各种实证方法、计量工具的普及,每个研究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学者都能得出不同的观点与结论。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检验方面,不同的研究层次(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也有不同的检验手段,比如Havrylyshyn,O.的检验适用于回归分析,Caves(1981)的检验适用于最小二乘法等。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梅丽(2006)就是从要素禀赋理论入手,分析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和需求,指出产品的差异性和需求的相似性对于产业内贸易有着极大的影响,即使两国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要素禀赋,也会生产出同类但有差异的产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42574.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