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2023-01-01 19:2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地区,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市场。同时,长三角地区人口转变的开始时间和速度处在全国前列,该地区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它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发展速度远快于全国水平。长三角地区的情况是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典型范例,研究该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且探索解决方案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描述了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以自然增长率、老龄化年平均增长速度和分年龄结构占比为衡量指标,从长三角到两省一市,省内各城市,分析长三角地区总体及内部各区域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的情况。然后从劳动力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劳动参与率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探讨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考虑外来人口迁入前提条件下的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外来迁入人口不仅为长三角地区填充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调整了长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了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长三角地区年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老年人口数量的上升,老年消费产品与服务的增加,考虑到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会加大,社会应该加强对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视。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适龄人口内部的结构不断地老化,当前的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已经呈现老年型。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将会未来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有限的。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文献综述 2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4.1 研究思路 3
1.4.2 研究方法 3
1.5创新与不足 4
1.5.1 创新 4
1.5.2 不足 4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衡量指标 5
2.1 长三角地区 5
2.2 人口老龄化 5
2.3 劳动力供给 6
第3章 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7
3.1 长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角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7
3.2 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7
3.3 长三角地区的劳动适龄人口情况 9
第4章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0
4.1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 10
4.2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 12
4.3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13
4.4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14
4.4.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4
4.4.2计算结果 15
4.4.3老龄化系数与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分析 15
4.4.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20
第5章 结论及对策 21
5.1结论 21
5.2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21
5.2.1 老有所为 21
5.2.2 提高劳动者素质 22
5.2.3 户籍制度改革 22
5.2.4 生育政策弹性化 23
5.2.5 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 23
参考文献 24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10%,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 社会,而长三角地区1980年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在这个问题上,长三角地区领先全国20年。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有关。而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与全国的情况趋于一致,部分地区略有不同。经新中国建国后的两次人口生育高峰,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状况逐渐过渡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状况,其中,江苏、浙江两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变动继续维持负增长的状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降低劳动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7.7%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的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8%。造就“中国式的经济奇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明显。这段时期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力充足并且大量富余,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式的加剧,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日趋减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龄劳动力总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劳动力的机会成本逐渐的上升。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开始出现“用工荒”,“招工难”。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制造业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点,这也说明了长三角地区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被削弱。
1.2 研究意义
长三角地区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据测算在未来的30年间人口老龄化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并在2040年达到高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市场。同时,长三角地区人口转变的开始时间和速度处在全国前列,该地区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它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发展速度远快于全国水平。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没有获得比较优势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而产生劳动力供给短缺方面的问题已经逐渐开始向中西部转移。长三角地区的情况是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典型范例,且长三角地区是省际人口流动中心之一,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时,需要考虑外来人口迁入,不考虑人口迁移,不是真实的老龄化。而中国目前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基本上都停留在全国的层面,对具体到地区城市层面的研究有所不足。研究该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对于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数量短缺、素质不高、结构老化和劳动参与率下降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自人口老龄化首次出现在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报告书中,人口老龄化引起全球的重视。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会达到25%(蔡昉,王美艳,2006),而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将达到14%,未来20到40年将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张文芳,2002)。表明中国即将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老龄社会(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2012)。
目前,学者研究关注全国或者各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演变过程(马瀛通,2007)、原因(邹湘江,吴丹,2013)、特点(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政策研究部,2006)、存在的问题(蔡昉、王美艳,2009;原新,刘厚莲,2014)、未来预测(彭秀健,2006;童玉芬,2014)、战略对策(张文范,2002;马瀛通,2007)、对经济的影响(杨雪、侯力,2011;徐达,2012;包玉香,2012;胡鞍钢、刘生龙、马振国,2012)以及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量化分析(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2013)等。而对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奉莹,2005;李超志,李正龙,杜芳芳,李琳琳,2012;郭瑜,2013;王莹莹,童玉芬,2015),还有关注不足,较多的学者是以人口老龄化作为背景研究劳动力供给的情况(王立军,马文秀,2012;隋澈,2014;童玉芬,20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