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就业影响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我国FDI与就业现状分析 4
2.1我国利用FDI的现状分析 4
2.2我国就业的现状分析 8
第三章 我国FDI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2
3.1研究方法 12
3.2模型选择与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12
3.3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3.4回归分析 15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8
4.1研究结论 18
4.2政策建议 18
结束语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策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1992年再次确认了改革开放的策略,为外商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飞速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吸引外资的大国。官方预计,2015年中国全年引进外资将达1260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5.35%,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截止至2015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年12月底,全国非金融领域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3640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423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引进,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解决了国内资金的短缺问题,还提高了技术水平,促进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结构的优化,以此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此外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4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直接就业人数为1033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口的4%,与2003年相比直接创造了170万个就业机会。直至2014年底,外商投资批发企业从业人数为414590人,比2013年多了17630人;外资连锁零售业从业人数为8.87万人,比2013年多了0.72万人;其他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就业人数也在相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的转移与国企下岗职工的重新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就业弹性处于下降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和新增人口对于就业的需要致使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情况正处于阶段性转换时期,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在目前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解决就业问题值得思考,因为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在此基础上所占的就业份额较小,但由于其增长速度很快,就使得该领域就业对总体就业增长的贡献很大。另外,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讲,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是复杂的。外商直接投资除了能够影响就业数量之外,对就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就业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2文献综述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就业相关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由于选取对象的不同,采用的研究角度的不同,因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视角:
1.2.1从全局性的角度审视FDI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
全球化的加快深入,国际贸易的迅速推进,FDI的作用日益突出。庞东彬,孙凤(201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外商投资金额以及就业人数均在不断上涨。其结果表明FDI对于我国的就业作了相当的贡献,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民经济以及就业人数总体数量上的增长。刘宏,李述晟(2013)根据19852010年间的就业数据,通过构造VAR数学模型,发现FDI明显的促进国内经济明显增长,就业数量增加,就业情况改善。李莺莉,王开玉,孙一平(2014)通过研究FDI与就业之间的内在机制,分析中国当下的就业现状,认为FDI对国内的就业质量与数量都起着明显的积极推进作用。
然而,罗燕,陶钰(2010)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19852007年间制造业的数据发现FDI的增加会导致东道国国内的就业水平一定程度的下降。杨微(2011)认为FDI越来越多的通过在华并组重构,使得国内竞争压力剧增,迫使国内企业做出以提高竞争力和工作效率,导致很多在业人员面临失业的困境。此外,竺彩华、胡再勇(2007)从FDI对就业产生的两类效应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就业的创造效应弱于转移效应,最终使得FDI对就业产生负效应。
1.2.2从各个省市的单一角度评估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各省市对于FDI的引进与发展及其迅速,效果也相当明显。李朝辉,关建波(2013)认为FDI能够促进省内就业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FDI每年增加1%的情况下,相应的就业增长比重仅0.17%)。此外,对于不同的产业,FDI所起到的效果也存在着差距。钟响,张宇(2014)认为FDI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将许多农村、下岗闲置的劳动力引入生产活动,有效的实现人员的转移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并不断的促进国企私企等企业开始各自的转型升级之路,从而推动国企私企等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然而钟响,张宇也指出FDI虽然改善了就业形势,由于外企在运营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导致省内企业遭到一定程度的排挤,生产规模逐渐减小,出现人员流失等问题。汪利平(2008)利用19952006年间的行业统计数据研究了FDI对就业的间接和直接影响,研究发现FDI能够跟省内其他性质的资本一样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缓解省内就业压力,但从比重看,FDI提供的岗位所占比重并不高(96年为最,仅0.33%)。杨红妆(2015)认为FD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正向积极的推动省内就业的增长,但增长比例与理想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FDI每增加1%,就业增加6.4%。同时杨红妆(2015)还认为,FDI主要趋向于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则相对的较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