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

2021-03-04 13:3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一大批的互联网金融的产物如支付宝、余额宝等等渐渐走如大众的生活中并且很快被大众所接受。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传统商业银行在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后开始思考自己要如何应对现在的被动局势。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通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两者发展现状;并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介绍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以中国工商银行为案例深入分析,成立SWOT分析模型,分析工商银行成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最终通过之前的研究对商业银行的今后发展提出营销策略建议,来确保自身在声势浩大的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
2.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2
2.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3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5
3.3对商业银行金融地位的冲击 5
3.3对商业银行支付领域的冲击 5
3.3对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冲击 5
3.4对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的冲击 6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现状 7
4.1缺乏正确的营销理念 7
4.2营销策略、手段滞后 7
4.3营销机制不完善 7
第五章 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 8
5.1中国工商银行电商平台案例 8
5.2中国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的SWOT分析 8
5.3中国工商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 9
第六章 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营销策略建议 11
6.1渠道策略:提升整合营销能力,实现客户便利性 11
6.2产品策略:提升精准营销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11
6.3价格策略:提升差异化营销能力,综合权衡客户期望 12
6.4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促销策略:提升互动营销能力,增强与客户双向沟通效能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银行电子化革命。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逐步被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一些互联网企业打。互联网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大数据、搜索引擎等新兴技术创造出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模式,并且依靠其便利、低成本的优势获得了国内众多互联用户的青睐,逐步蚕食原本属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弱化了商业银行充当社会融资中介的功能,人们不需要把钱用定期、活期等方式存到银行里,而是可以把钱存到使用更加方便的余额宝、招财宝里;需要贷款的人也可以通过各类的P2P网贷轻松获得贷款。从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同比2013年少增加3.08万亿元,这足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金融的攻击成了商业银行发展道路上的重点问题。
1.2研究意义
本篇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并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研究和分析案例来说明商业自身的优劣势,可以使银行可正视自己,并且在今后的时间里能够在应对互联网金融时做出的有效营销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今后的日子里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2.1.1信贷规模不断增加
根据201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人民币贷款比2014增加了11.72万亿元,同比增加1.81万亿元。
如图21可知,2015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比2014增长12.27万亿元,比上年末高0.6%。存款方面,2015年全年人民币存款比去年增加14.97万亿元。到2015年12月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35.7万亿元。

图21 2012年2015年我国人民币贷款金额柱状图 (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1.2盈利能力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盈利额不断增加。如下图22所示,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金额已经到达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3500亿元。

图22 2012年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润额 (单位:万亿元)
2.1.3电子银行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商业银行要发展,建立和完善网上银行是必经之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发布的报告,到2014年12月,我国网上银行成交量达到608.6亿笔,同比2013年增加了21.59%,交易总金额达到了近1259万亿万;网上银行不仅仅是个人用户大幅度增长,其企业客户也比2013年增加了16.75%,达到近1800万户。
虽然网上银行看起来发展的很快,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现在银行银行绝大多数的金融产品没有创意,很难受到大众欢迎,另外,银行对于网银开发程度太低,功能性不强。
2.2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2.2.1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至今,大概包含五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模式,主要指的是各种传统的金融机构包括各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通过在网上设立各种类型的平台进行转账、投资理财、借贷等传统的进入业务的模式。第二种是第三方支付模式,指在我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不通过银行直接转账,而是通过一个与各大银行签约的第三者进行交易。第三种是P2P网络借贷模式,指借贷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借贷行为的模式。第四种是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模式指的是建立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销售金融产品[]。最后一种是众筹模式,指一些人,在网络上向有钱进行投资行为的人展示他们的想法,募集资金的模式。
2.2.2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我国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也渐渐不容小觑。由表21中可知,我们可以看到网络银行的交易额由2010年的596.7万亿元迅速增加到了2014年的1304.4万亿元;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也由2010年的5.1万亿元快速增长到了23.3万亿元,总规模则达到了5789.36亿元;P2P网络借贷的交易额则由2010年的13.8亿元快速增长到1443.9亿元。
表21 20102014年我国三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交易额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