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第二章 民营银行的概述 3
2.1 民营银行的来源 3
2.2民营银行的概念 3
第三章 我国民营银行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3.1我国银行的现状 5
3.2我国民营银行存在的问题 5
第四章 案例分析 9
4.1微众银行的发展阻碍 9
4.2天津金城银行的发展阻碍 10
4.3案例小结 10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民营银行发展相关对策 11
5.1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11
5.2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 12
5.3防范民营银行的关联交易制定相关规定 12
5.4完善内部结构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13
5.5民营银行制度的完善 13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市场经济是现在的主流经济,还有商品经济,信用经济等。金融的作用是资金的融通,其经济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早已融入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成为一个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市场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国家富强,然而稳定的市场发展又和金融不可分割。
直接融资活动和间接融资活动称之为金融活动。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不直接接触的间接金融市场中,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媒介,在间接融资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问题也是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银行的发展走势就会是金融体系的风向标。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改革也在全速进行中。国有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出现松动,外资银行、民营银行开始崭露头角,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一些特殊的经营领域,比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上,民营银行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在这方面,泰州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最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金融行业的改革发展。2013年中旬在中央会议上,第一次提出“探索设立民营银行”的提议,在次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由民间自行出资设立中微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指引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的方案。2014年,我国更是启动了“民间资金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的试运行,民营银行作为新鲜血液注入金融大环境中,慢慢的开始发芽成长,在政策支持下,民营银行即将迎来黄金期。
当前,虽然中央政府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我们的国有银行还是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作为银行业新生代的民营银行,其出现和发展将会打破此种格局,通过市场的相互竞争,为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在发展民营银行的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金融难题也会得到解压,民营经济也会得到更好提升。尽管民营银行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但是民营银行仍然面临着国有银行、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其发展尚未成熟。研究民营银行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探究其宏观效应与微观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民营银行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助力。
1.2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比国有银行的行政审批流程与外资银行严格的业务执行流程,民营银行具有高效便捷的运行机制与个性化的项目设计等优点。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完善市场的竞争主体,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还可以诱发金融体制的变革、释放市场经济活力。
但是民营银行不会一气呵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民营银行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努力。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下: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民营银行的概念与界定;我们民营银行现状与发展的阻碍;我国现有民营银行的情况;建立和完善民营银行发展相关对策。通过梳理上述问题,我们探寻加快我国民营银行进步的钥匙,化解民营银行发展的难题,促使其健康稳定的进步。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同时,也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进步,提升中国金融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作为民营资本参与、投资甚至控股的企业,民营银行运用市场化的体制来运营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国有银行的管理框架,民营银行按照现代公司管理机制建立了健全的公司管理机制。真正实现了投入资本的民营化和经营管理的民营化,所有者的民营与经营者的民营。现阶段,我国建立并发展民营银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可以拓宽投资的渠道、提高经济的增速、减轻政府的负担、化解市场的风险,完善并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因此,研究民营银行的阻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第二章 民营银行的概述
2.1 民营银行的来源
民有、民治、民责、民益是民营银行的重要特征。顾名思义“民有”即民营银行的产权属民间投资者;“民治”是指民营银行的治理是民间投资者决定;所谓“民责”是指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由民间投资者负责;所有“民益”是指民营银行的利益归民间投资者享有。
民营银行的来源包括直接设立或者转化改制而来,可以将我国现存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直接改制为民营银行或者由私人资本直接投资设立民营银行。不管是直接建设民营银行还是通过改制成立民营银行,其都需要遵守银行监管的规定。
2.2民营银行的概念
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存在三种观点,它们从三个的角度透视民营银行。第一种突出产权结构,将民营银行定义为民间的资本投资控制的银行;第二种侧重银行产权结构,民营银行将面向大多民营企业服务,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第三种着眼公司治理结构,将民营银行看作采用市场化机制进行运营管理的银行。第一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是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属于两个概念,产权结构与企业管理制度也不属于同一个问题;第二种观点存在的问题在于银行的客户只是银行经营过程中选择的目标群体,这是银行市场经营的自主选择,银行的盈利性诉求决定了各类银行都会去探索界定其自身的经营领域。考虑当前中国银行体系的实际情况,产权结构与服务群体两个特点定义民营银行并不准确,作为“旧”民营银行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需要重新界定。国家当下鼓励建立的民营银行侧重在第三个定义。通过引入多元的竞争者,打破市场垄断,建立民间资本主导的、拥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的银行。该类银行按照市场,自主决定经营。在建立该类民营银行的过程中,需要国家政策不断松绑,还需要国家提供民营银行与其他性质银行同样的市场待遇与经营环境。而最终成立的民营银行即属于归民间资本投资与管理的、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银行,其具有“民有、民治、民责、民权”四个基本特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4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