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3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4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5
1.4 主要研究方法 6
2 全域旅游模式的基本概述 7
2.1 全域旅游模式的概念 7
2.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2 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7
2.3 汉中市发展全域旅游模式的现状 7
2.4 全域旅游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8
2.5 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前景 9
3 汉中市全域旅游的SWOT分析 10
3.1 全域旅游发展的优势 10
3.1.1 汉中市自我发展下的资源优势 10
3.2 全域旅游发展的劣势 11
3.2.1 地区面积和环境压力 11
3.2.2 新模式的概念引进对其的理解和接受度 11
3.3全域旅游发展的机会 12
3.3.1 政府的大力支持 12
3.3.2 全面小康带来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旅游发展 12
3.4全域旅游发展的威胁 12
3.4.1 交通和餐饮的的限制 12
3.4.2 旅游资源开发重点不突出 13
3.4.3 先例城市示范区带来的压力 13
4 全域旅游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13
4.2营销未展开,品牌未形成 14
4.3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凑,特色不明显 14
4.4 节假日特点明显 15
5全域旅游模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5
5.1 克服地理因素,整合资源,实施规模化经营 15
5.2 宣传力度加大,加强品牌影响 15
5.3 多链条衔接恰当 15
5.4 规制明确,加大服务休闲区域的面积和管理 16
6 综合所述归结发展前景的整体给出判断提出合理建议 16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绪论
汉中市是首批次被认可的国家级文化古城,经历年代久远、地质资源丰富,单一的发展一个经济项目存在着更多的优势,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偏僻,知名度低等原因旅游业的前行一直很艰难。由于汉中市自身处于景区资源方面表现的相对丰富多彩的福地中,所以发展思路正确了,有方法的去实施,还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湿润的气候,靓丽的风景,一直有 “西北小江南”之的赞誉。汉中境内景区景点丰富多样,民俗文化、天然景区资源等都具有且存在的特色相对明显且品质相当高,所有的景点自身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中作为资源集合地 ,拥有种类众多的、品质相对高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很多处,仅佛坪的熊猫自然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和朱鹮自然保护区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汉中特色景区景点资源相对比较突出的的特色资源。其外,作为 “汉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故事的起始地,汉中也遗留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即使地利位置相对优越,具有颇多的文化古迹,但旅游产业集合体的发展一直很缓慢或者举步维艰,更多的是停滞不前。
因此探索汉中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路径,实现汉中市景区景点的转变提升成为目前对于汉中市提高经济增长策略的必要途径。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首先从政府方面看国家政策性建议已经发布并下发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开始学习其中精髓并学习其中的处理方法,同时景区内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迫切的想让自己辖区内景区的档次提升,同时提升知名度以及游览者的人数,这也是目前不但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并且也是人民群众所希望实施的,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的提升。
其次从陕西省方面看,也提出了欲建设“人文陕西、山水秦岭” 旅游新形象的宏伟目标,自身凭借颇多的历史文明古迹资源和特有的天然地理风景资源,用来打造具有国际热度的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也旨在重点建设西安、延安、汉中为三大旅游的目的地城市,充分筹备丝路经济新开端,积极筹建大秦岭国家级的森林公园。
从本市基础发展的角度来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必要的水源地带,亦是秦岭生态园区的感性区域,开展循环体、生态和谐的新常态经济成为汉中未来发展的主潮流。至此要着重以巴蜀文化体验和生态原景为游览核心筹建休闲与文旅并重的全面性旅游之地。同时协同景点之间的关联,全面巩固景区之间的相对联系,从而达到经济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汉中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同时所拥有的地质地貌,形成了众多的天然的旅游景点,但统观来看,也因为所处的环境,交通等各方面因素造成了旅游资源难以大面积的推广和利用。至此运用创新资源观,对汉中全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梳理,详细分类形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乡村资源及产业资源4个大类、16个小类,约计200多个代表性资源,作为未来汉中旅游开发的核心依托。
再者以全域旅游资源观来全面审查和分类整理汉中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种类,从资源丰富性、品牌效应的力度、市场本身的需要三个角度出发,对汉中内部的主要资源进行探讨和研究,汉中资源种类主要涵盖珍稀动物植物、巴蜀古栈道、张骞文化古迹等三类;国家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汉三国文化资源、山地生态资源和古城古镇古村三类;区域级旅游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产品资源、宗教祭祀资源、民风民俗资源、农村旅游资源、乡镇工业企业资源、高科技技术产业资源七类。因此有如此颇多的资源种类,就必须拥有一个统筹的发展策略才能切实的拉动经济。借此有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观念的强势发展来全方位的带动经济的增长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重点对于资源整合和全面链接各个资源形成一个整体,加大旅游的突出特色,完善体系。
其次目前现实经济中的重要特征就是集聚,单一的经济活动集聚的产物就是产业化。产业集群理论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对于地方性工业集聚的内涵应该从外部经济概念入手进行界定,为此产业集群也成为马歇尔集群。自此,产业集群理论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目前来说,产业集群理论是一个理论群,它主要从产业的区位选择、外部经济效应、竞争与合作、竞争优势与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报酬递增等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为此形成了不同的产业集群理论。笔者在此采用第一种分类方法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简述,具体内容如表11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