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1-03-28 12:2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创新变革的主力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也在一步步加深并不断趋于复杂化。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择方法基础上构建金融稳定性指标,并结合互联网金融变量构建VAR模型,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据此提出有力建议,为监管机构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4
(一)国内文献综述 5
(二)国外文献综述 5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
四、数据选择与指标构建 7
(一)互联网金融变量的构建 7
(二)中国金融稳定水平的测算 7
1.金融稳定测算方法的选择 7
2.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8
五、实证检验与分析 11
(一)平稳性检验 11
(二)协整检验 12
(三)var模型的建立 13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13
(五)脉冲响应函数 14
(六)实证结果分析 15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行业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引起了监管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2016年,我国的第三方互联网交易额达到19万亿元,相比前一年增长幅度达到62.2%,而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额也已经突破38万亿元大关,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215.4%。除此之外,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而言,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业态,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互联网金融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优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化资本配置效率、资本市场竞争程度以及有效减少信贷资金成本等形式实现经济在宏观层面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深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得维护和保持金融稳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针对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又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相关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金融变量和金融稳定性指标,以2007年至2016年有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因果检验实证互联网金融与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相关关系,期望为监管部门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开展了下述分析研究工作。
(一)国内文献综述
羌建新(2013)明确表示,金融业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密集性、敏感性产业,在受到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冲击之下,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国而言,在金融发展与深化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进而直接导致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更加容易传播、扩散。郑秋霞(2012)站在第三方支付的角度,针对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工作。之后他明确表示,新技术的出现一方面引发了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导致风险转移出现在非传统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龚攀与王兵(2013)二人在进行相关研究工作之后得出,金融创新能够刺激金融资产的价格出现波动,而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能够造成实体经济的波动,不利于维持金融行业的稳定。
(二)国外文献综述
Niehans(1983) 、Tufano(2002)明确提出,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倘若能够得到技术的大力支持,那么会有效减少金融资产交易的成本并且促进资本进行流动,在此基础上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金融资源的跨期,提高进行跨地域配置工作的效率,最终能够使金融效率得到质的提升。
Williamson与Maher(1998)二人在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之后得出,放松对于金融的监管监督,实行金融自由化会大大增强金融的脆弱性,不利于维持金融的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网络空间背景下金融体系的新特点与金融体系固有的风险特质之间的融合,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工作而言可能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Dylan(2015)表示,金融创新能够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进而使得投资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风险分担的手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此举对经济体系在宏观层面造成的影响。假设经济在宏观层面上产生周期性衰退,那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系统性风险会马上波及到实体经济,加快实体经济衰退的同时,也不利于维持金融行业的稳定。
有关学者从两大角度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承担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风险,并有效提高金融效率;第二,互联网金融的急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否则,会对中国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地冲击。不论是对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稳定之间长期关系的分析,或者是短期关系的分析,上述学者都或多或少有所论及,即学者们都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确会对金融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而依据有效指标和数据的实证研究正是当下所需要的。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由谢平和邹传伟提出,同年,二人系统地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支付方式和资源配置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信息中介服务、投资、支付与资本融资的新模式,并通过传统金融机构结合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在线支付、网络借贷、网络金融超市等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这种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新兴金融形式,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客户获取更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