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2021-03-28 12:2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金融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金融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个概念非常形象、全面地概括了了金融与经济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的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取了2006年至2015年江苏省十三个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江苏省的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结合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为让江苏省的金融发展更好地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出自己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2
(二)国内研究2
三、江苏省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3
(一)金融加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促进产业调整、优化3
1.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4
2.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支撑江苏产业转型升级4
3.金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5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很多问题5
1、社会融资结构不平衡,难以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5
2、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差距仍在,影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5
3、金融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
四、实证分析5
(一)指标的选择与数据来源5
1、指标选择5
2、数据来源 6
(二)模型设定6
1、面板单位根检验6
2、面板协整检验6
3、模型建立7
(三)模型回归结果分析8
五、建议8
(一)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体系8
(二)扩大直接融资,改善融资结构9
(三)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大力推进产业升级9
(四)加强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性投资的引导作用9
(五)实行有区别的金融政策,优化金融资源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配置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金融学 沈惠
引言
引言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都证明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结构通过调整、优化,最终达到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程度,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成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产业结构发展的发展阶段往往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当然,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其实质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将闲散的资金由盈余部门转向短缺部门。实际上,金融提供了社会资金流动和转化的渠道和机制。经济资源能够在金融市场里流动。因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众多,信息的公开程度高,传递速度快,所以经济资源往往能够得到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壮大,使得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或者平稳退出,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尽管学者们对金融与经济、金融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莫衷一是,但是他们却从未否认过金融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作用。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经济阶段必然要进行经济转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步骤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进入“十二五”规划期以来,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江苏省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但2015年全省第三产业产值为34085.8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2044.45亿元,第三产业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尽管如此,江苏省的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之间、各市之间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结合各市的具体数据,对江苏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进行具体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人们关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层出不穷。GoldSmith深入研究了各国的金融发展情况,在1969年《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出,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金融结构。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各国金融结构的差别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金融工具会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四年之后,1973年第一次理论革命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产生了。Mckinnon和Shaw针对发展中国家被人为分割的不完全市场,认为政府部门应当放松对金融体系的管制,特别是利率的管制。金融抑制只会对经济产生消极的影响。
进入九十年代,国外的金融发展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金融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强调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所起的作用。Wenger和 Kaserer从政府政策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有大银行的投资方向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生作用。一旦政策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技术密集型产业就会被忽视,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如此产业结构就不能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1997年Boot和Thankor则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银行对于产业银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而当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上时,资本市场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才会凸显出来。与Boot和Thankor不同,1998年Rajan和Zingales则从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体制这两个方面来综合研究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双方各有优缺点,但因为本身的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其对外部融资的需求性也不同。一个产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越多,金融对产业施加的影响就越深。至于究竟选择哪种融资方式,需要具体到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进行抉择。
到了21世纪,对于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更加深入,人们开始用不同的控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Carlin和Maver选取了27个国家25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与那些更多通过其它途径融资的产业相比,依靠稳定银行资金的产业往往更长远地发展下去。Beck 等则用更庞大更微观的数据进行研究,他们选取了54个国家4000多家企业的数据,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企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因为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融资。但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水平相对落后,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也会因此受到限制。这说明整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