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字数:9627】

2024-02-25 13: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出现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税后基尼系数,以税后基尼系数,低、中、高三个收入阶层的平均税率、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教育水平以及失业率为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低收入组采取较低的平均税率,增加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高收入组采取较高的平均税率,减少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低收入组的平均税率每减少1%,税后基尼系数就降低1.74个单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收入组的平均税率每增加1%,税后基尼系数就降低0.52个单位。本文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的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引言 2
一、文献综述 3
(一)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文献回顾 3
(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3
(三)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实证研究的文献回顾 4
二、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与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4
(一)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4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分析 5
(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6
1.从全国基尼系数来看 6
2.城镇居民各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6
3.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收入差距 7
三、实证分析 7
(一)变量选择 8
1.被解释变量 8
2.解释变量 8
3.控制变量 8
(二)模型设定 8
(三)描述性统计 9
(四)回归分析 10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1
(一)制定合理税率 11
(二)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 11
(三)加强征收管理,填补税收空白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金融151:姜瑞云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GDP仅为3645亿元,经过多年发展,2017年我国GDP达到827000亿元,是1978年的227倍。除了GDP的快速增长以外,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元,2017年的时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36396元,是1978年的106倍。但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出现了问题,即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最大值0.491。近些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实际问题。一直以来,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手段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认可。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是构成财政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个人所得税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因为个人所得税是与公民收入直接相关的税种,所以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对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起到促进作用。个人所得税历经多次改革,免征额由最初的8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税率级次由9级降到7级。
因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所以研究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其他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我国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建议,增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一)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文献回顾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制度构架由多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征收模式、税率设定等因素,这些因素的设计对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岳树民(2003)认为从理论的层面上来说学术界基本意见是个人所得税为调节收入分配的良税,但是我国目前采用的分类所得税制不能很好的起到促进收入公平的作用,所以从征收税制的角度考虑,我国下一步改革目标应考虑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方面改进 [1]。
郭红蓉和黄海珍(2004)等都认为变革现行课税模式是好的措施。郭红蓉和黄海珍(2004)等认为如果以追求公平性为目标,那么综合所得税制模式为我国最佳的征收模式。因为能有效反映纳税人纳税能力的指标是个人的综合收入而不是收入来源。目前,国际上采用单一的分类所得税模式的国家很少,大部分的国家都已经采用了综合所得税模式,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也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因此,舍弃分类所得税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5]。国外学者Bird,Zolt(2005)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较落后,政府监管无效,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过小,个人所得税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通过相关政策支持个人所得税充分发挥分配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37]。同样地,Kakwani(1998)以澳大利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税收集中数、税率和净收入的分析得出:同等收入水平的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存在差距,横向不公平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税制结构 [33]。
(二)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推动了个人所得税的进一步发展。1980年以后,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理论研究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彭海艳(2011)分解1995年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对数据进行对比测算后得到除2006年出现特殊情况外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逐年增强但是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结论。我们应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9]。刘玉川(2011)指出:税收有助于实现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税收也已经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不仅能促进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有效的维护国家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6]。杨蕾(2012)指出:政府可以有效控制调节收入分配的措施只有财税政策,并且指出政府可以利用税收手段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以达到促进公平的目的,税收可以通过增加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加强政府对高收入人群的调节作用,可以采用减免、费用扣除等方式减轻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 [8]。国外的一些学者也针对税收是否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进行了研究,Keynes(1936)认为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国家应该采取财税手段,他主张利用所得税等直接税改善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增强对税收调控的效果[3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