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影响因素研究以余额宝为例【字数:11279】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一、绪论2
二、文献综述3
三、大学生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影响因素分析4
四、实证分析5
(一)研究假设5
(1)便利程度5
(2)获益程度5
(3)风险程度5
(4)主观规范5
(5)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5
(二)问卷设计与变量衡量6
(三)描述性分析6
1.主要影响因素分析6
2.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分析8
(四)Logit回归分析8
五、结论与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11
大学生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影响因素研究
以余额宝为例
引言
一、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也就应时而生,与传统的理财产品不同,互联网理财产品以其支付的便捷性、使用手段的创新型,极大程度地冲击了传统金融理财市场,它不仅增加了用户渠道、提高了理财投资的流动性,还能减少交易费用,借此开拓了一个新的金融理财模式。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大量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标志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着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崛起,2013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余额宝等产品的储蓄类,P2P网贷等产品的借贷类以及京东小金库等的投资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集储蓄、支付功能于一身的余额宝,截至2018年6月,余额宝的规模已达1.8万亿元,截至2018年底的用户人数达到了6亿人。出现之初,余额宝以其接近7%的高收益率和低于该收益率应有程度的风险,而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从2015年开始,余额宝的收益率就一路走低,2018年底跌破3%,近期,余额宝开始缩减资金规模,但收益率仍然没有好转。但是,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余额宝在大学生中还是主要的互联网理财手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大学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 2753.6万人,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容量还在继续扩大。高校大学生因其基数大、购买力强,并且以“00 后”“9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正处于最具创新意识和最易接受新颖事物的年纪,他们是互联网世界中嗅觉灵敏、最为活跃的群体,成为互联网理财公司的头号目标客户群。现有文献里面,对互联网理财产品使用意愿的研究以有很多,但是针对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目前较少;大学生们为什么会选择余额宝为主要理财手段呢?有哪几个主要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对余额宝的选择呢?本文将对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希望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对理财公司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本文将采用文献阅读、描述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利程度、获益程度、风险程度、主观规范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了解程度,将其作为5个自变量,并选取大学生是否选择余额宝作为因变量,设计了研究模型。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得数据。之后使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 文献综述
1、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余额宝的现状研究
唐家昊、黄港祥(2017)等学者们的研究中表明,有41.98%的大学生有理财习惯,而38.27%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理财产品进行理财,可以说使用互联网理财的大学生占会进行理财大学生的绝大部分;史歌(2019)的对某高校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认知和使用情况的研究中表明,该校大学生2017年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使用人数占总人数的72.41%,而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余额宝的使用人数占比高达70%,其次是微信理财通、京东白条等产品,占比分别为33.88%、8.4%,而P2P网贷等产品占比仅为不到5%;可以看出,互联网理财是大学生理财的主要途径,而多种互联网理财产品中,储蓄支付类产品占比超过70%,即使余额宝不如前几年火爆了,但在大学生中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那么究竟是哪几个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们对余额宝的选择呢?
2、大学生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
过去的很多学者们都对消费者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其中理财产品的收益程度、理财的便利程度以及风险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都是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影响的。
大多数学者们认为会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有:收益程度,便利程度和社会影响/主观规范,例如:
金佳晨、陈蓉蓉(2017)、礼英姿(2018)的研究中表示,理财的收益程度、理财的便捷程度都会对大学生的选择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样的,牟方华(2019)也指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价值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吴仪凤(2017)的对90后们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分析中指出,理财产品的便利性、流动性都会显著正向影响选择;周雷等(2019)的研究中则指出,从众心理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有的学者认为风险程度也会影响消费者理财的选择:
庞海峰等(2018)、礼英姿(2018)、牟方华(2019)的研究中都表明,风险程度会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理财产品的选择;莫子昌(2018)、吴仪凤(2017)的研究中也都表示,风险程度对用户是否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是显著负向的。徐小阳、路明慧(2017)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互联网理财产品购买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为互联网的氛围、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显著影响了选择行为。
还有的学者例如Hong(2015)等将风险程度划分为多个维度,例如金融风险、隐私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等,分别探讨了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罗长利、朱小栋(2015)的研究还表明了风险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不完全相同的,安全风险、时间风险和经济风险显著负向影响选择,而社会和心理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Stone(1993)假设社会风险、时间风险、财政风险、身体风险、功能和心理风险这六个维度可以解释风险程度;Hassan(2006)等把风险程度分为八类,分别为财政、功能、时间、社会风险,以及心理、身体、来源和隐私风险八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96.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