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家庭投资组合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庭借贷行为角度【字数:10754】

2024-02-25 13: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自从2006年美国学者Campell在美国金融年会上首次提出了家庭金融的概念,家庭金融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随着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风险投资,家庭理财逐渐演化为构建家庭投资组合。本文基于家庭借贷行为的角度借助Probit和Tobit模型来研究家庭投资组合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因素,得出基于家庭借贷角度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家庭理财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国内研究情况 4
(二)发达国家家庭投资组合的研究 6
(三)文献评述 6
三、2015年家庭持有投资组合持有现状分析 7
(一)总资产情况 7
(二)主要金融资产配置构成 7
四、 实证检验 8
(一)数据的选取 8
(三)变量的选取 9
(四)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0
(五)实证结果分析 10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1
(一)结论 12
(二)政策建议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家庭投资组合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家庭借贷行为角度
金融学 王墨雪
引言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更多实惠”,金融市场必须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让居民家庭参与到资本收益的分配当中。而这种多层次分配体系的完善,显然要以家庭广泛而合理地参与金融市场特别是风险金融市场为前提。要引导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合理积极的金融投资,优化配置资源结构以更好的促进居民收入格局的改善,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离不开对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开始逐渐地参与到投资理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财活动中,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投资购买金融产品的热情十分高涨,家庭金融从一个崭新独立的领域逐渐发展成为热门研究对象。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每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约23820.98元,而城镇居民的每人的可支配收入为33616.25元;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0.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7.00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30%。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家庭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且近年来居民金融意识和素养的加强为家庭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完善。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市场应运而生,监管机制不断健全。1981年我国国债重新开始发行,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股票开始成为大众投资风险资产的首选工具。1997年我国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基金开始流通,成为另一种重要的理财渠道。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各大金融工具市场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监管机制度也在逐步走向完善。现在,我国居民家庭理财工具主要有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黄金、保险等。家庭投资组合是家庭理财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家庭投资组合时如何最高效率的对家庭财产进行规划,这对构建有效的家庭投资组合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借贷行为属于家庭金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家庭金融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从借贷行为研究家庭投资组合的影响因素。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1.家庭投资组合定义
陈东旭(2017)认为,不同比例的家庭需求偏好和资产组合投资比率的组合称为家庭投资和理财选择。而家庭投资组合的概念最早是在1952年由经济学家Markowitz所提出。黄静(2017)认为,经过对家庭的收入、家庭的总资产以及负债的情况和其他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再根据不同的家庭对风险不同的喜好程度及承受风险的能力,所采取的对家庭资产的管理和负债,从而达到在对于风险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使家庭资产增值并达到最大化,这个过程被称作是家庭投资组合。
2.家庭投资组合的结构现状及有效性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对家庭金融的调查完成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资产的配置在中国家庭中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大约在10%,家庭金融资产在总的资产配置中的比例在 2013年为12.9%,而到2016年时这个比例下降到11.5%。存款是我国居民家庭中最重要的金融资产,所占比例高达45.8%。现金及储蓄类资产占比超过50%。关于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柴世军(2017)发现,基于家人和朋友的社会资本显着提高了家庭财富分配的效率,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进一步表明,当一个家庭拥有越多的社会资本时,其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使其投资更有效。虽然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其投资组合的效率比农村家庭的投资组合的效率更高,但家庭资产的配置效率在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他们的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家庭组合有效性促进下可以看出家庭组合有效性的作用显著地高于东部地区。
3.家庭投资组合风险资产的影响因素
对于家庭投资组合的构建影响因素,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分类整理:
(1)年龄
1950年前后,以莫迪利亚尼为代表的学者在其提出的的生命周期说中认为,个体的日常消费水平是由其掌握的财富数量所决定的,并且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会在个体的一生中随生命周期而不断改变。由以上假设可以看出,对于处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家庭,当预算水平特定时,为了实现最大效用,他们的投资行为必须做出改变。宋铮(1999)在其对人口结构对国民储蓄的关系的研究中,对中国养老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后,建立了叠代模型,发现了人口的老龄化会使居民增加财富中储蓄形式存在的比重。在此之后史代敏(2005)在研究时将年龄作居民构建投资组合的内部影响因素,并且利用数据对这种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研究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投资组合的构建有着不同的选择行为。证实了年龄对构建家庭投资组合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何兴强等(2009)对年龄的影响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年龄对居民的进行风险资产的选择行为有着明显的倒“U”型的影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的投资决策表现出生命周期效应。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在年龄较小的居民中的概率较低,当居民的年龄不断增长,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在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从Barber和吴卫星(2010)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某种程度上,生命周期特征在我国的家庭投资结构中可以说是显著的,但是表现在各个投资工具中又有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以现金形式持有资产的可能性反而会减少,而对金融投资工具、社会保险等的投资结构则表现出"U"形,对于股票投资则会表现出"倒U"形结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