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字数:14792】

2024-02-25 14:06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2018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88亿余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超过51.5%,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生产发展的生力军,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本文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关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与经济特征、就业情况以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并且与第一代农民工在某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在城市流动年数、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能显著地提高其收入;第二,在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雇主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也会有显著差异;第三,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行业时,年龄、文化水平、工作时长和收入会影响其决策。本文最后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提高收入的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3
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特征和问题5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经济特征5
(二)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6
三、新生代农民工与相关群体就业的对比分析6
(一)两类农民工行业存在差异,均有集中性 6
(二)两类农民工所在的职业层次较低,有明显差异7
(三)工作时间均大于法定时间7
(四)月收入在不同群体、行业存在差异7
(五)就业稳定性较差8
(六)劳动保障水平较低9
四、新生代农民工与相关群体收入的统计分析9
五、两代农民工行业选择Mlogit模型估计13
六、总结以及建议14(一)总结14
(二)建议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图1 新生代农民工的每日工作时间7
图2 每周工作时长与月收入关系7
表1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和经济特征5
表2 不同行业比重以及收入情况6
表3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就业特征8
表4 收入回归模型变量设定9
表5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个人特征)10
表6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方程的回归结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果(行业)11
表7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雇主类型)12
表8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收入方程的回归结果(职业)12
表9 新生代农民工行业选择Mlogit模型估计结果13 表10 第一代农民工行业选择Mlogit模型估计结果1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引言
引言
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出,文件指出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其群体存在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户籍是农村户口,在城市主要以非农就业为主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分为:①在农村出生,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的人;②在城市长大并且父母在城市中工作的农民工子女。2018年,中国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28836万,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51.5%,比2017年提高了1%。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各行业生产和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当前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人口城市化,尤其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就业也决定了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支撑。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经济特征、就业和收入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明显的差异。王春光(2010)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生活经历和态度、家庭经济条件、城市认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和不同表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以下特点:年龄小,没有农耕经验,农村感情低,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大;多数没有结婚,没有家庭经济负担,父母经济条件较好,外出务工不仅赚钱,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城市的生活,以及希望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条件,他们比第一代农民工更渴望公民化。他们所集中就业的行业与第一代农民工作比较有所变化,并且收入水平明显较高。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蔡皙和王德文(1999)发现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到1997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4%,其中约2%是由劳动力流动引起的。当城乡收入较大时,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可以产生生产力效应。劳动力流动对GDP的贡献份额在16%与20%之间(蔡昉,2000)。因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
在城市生活中,农民工群体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工资水平偏低、工作时间长、就业稳定性差和社会保障欠缺等等(高文书,2006)。在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市民享有一种特权思想(江立华,2003)。他们认为农民工本不属于城市社会,社会地位低,在行为和态度上对其歧视和偏见。农民工除去面临市民的歧视和偏见,还有住房、户籍、知识和技能等问题(易善武,2011)。与此同时,他们的医疗、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问题日益突出(胡桂兰等,2013)。2006年,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包括工资低、拖欠严重;工作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就业培训、子女就学、生活生活、经济困难等。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有利于为政策倡导提供材料和思想,有助于增强社会对此群体的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农民工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因素,就农民工群体而言,提高其人力资本将会显著提升其工资水平(苏群等,2005)。构成人力资本的各要素中,影响农民工收入的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工作年限以及是否接受过正规教育、培训(刘林平等,2007);也有学者指出农民工的收入受到婚姻状况、性别、工作年限、受教育水平、培训及务工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蔡昉等,2004);在国际上,通过分析土著加拿大人就业收入,发现教育和健康状况对其收入有影响(Hossain Lamb,2012)。
为了清晰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收入特征,本文同时引进了第一代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收入作对比。以往研究数据较为陈旧并且覆盖范围较小,本文引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数据,样本以及时间具有较大优势。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两类农民工就业特征对比、两类农民工收入影响情况等方面,对于改善其群体就业特征提出政策建议。
二、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特征和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经济特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