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模式下苹果种植户的风险管理模式选择(附件)【字数:10650】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1.理论意义 2
2.现实意义 2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2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
(一)苹果的自然风险与价格风险分析 2
1.自然风险 2
2.价格风险 3
(二)合作社:我国果农的主要避险方式 4
(三)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4
1.订单合同 4
2.期货、期权与远期合约 4
3.基于收入的农业保险模式 4
三、背景分析与理论基础 5
(一)烟台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状况以及风险因素 5
1.自然风险 5
2.价格风险 5
(二)理论基础 5
1.农业合作社形式规避农业风险的理论基础 5
2.农业保险规避风险的理论基础 6
四、调查与数据分析 6
(一)研究假设 6
(二)问卷概况 6
样本数量 6
2.对烟台市福山区及所辖栖霞市苹果种植户调查情况的数据变量分析 7
(三)针对苹果种植户是否拥有更为乐观的收入预期的数据分析 7
(四)针对苹果种植户年收入的数据分析 9
五、总结与策略分析 13
(一)实证结果分析 1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二)策略分析 13
1.完善保险机制 13
2.合作社模式的改进 13
3.寻求政策支持 14
4.丰富避险方式 14
参考文献 14
合作社模式下苹果种植户的风险管理模式选择
农林经济管理 赵柏杨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苹果是烟台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根据烟台农业局的数据,2018年,烟台苹果种植面积282余万亩,产量566万吨,从业人员300万人,烟台苹果区域品牌价值高达137.39亿元。但是,烟台苹果产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随着农资、劳动力、冷库成本的上涨以及剧烈的价格波动,苹果种植户“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胶东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化,频繁的干旱影响了苹果的质量。因此,对苹果种植户的风险以及其规避措施进行分析,是实现果农增收的重要前提。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苹果种植户风险管理模式的相关文献的分析,对国内苹果种植户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苹果种植户的风险管理模式提供优化的空间,为风险管理新模式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2.现实意义
一方面,该研究有利于苹果种植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从而改善抵御风险能力弱,方式单一的状况,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以及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提供优质的信息与产品质量,减少价格波动对各个环节尤其是苹果种植户的冲击。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论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内容,为论文的展开提供清晰的脉络。
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描述了国内外对苹果种植户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研究成果的总结。
第三部分为背景分析与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的经营现状与面临的风险,并介绍了风险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为调查与数据分析,对问卷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之前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并对其体现的问题进行论述
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对苹果种植户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并说明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苹果的自然风险与价格风险分析
我国苹果果农当前面临的风险:自然风险与价格风险,而且这两种风险可以互相影响,导致农户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高危化。相对于从事粮食种植业的农户,苹果果农的抗风险能力较为低下。
1.自然风险
苹果的生产周期较长。以红富士苹果为例,果树通常在种植后第三年开花,在第四年可以收获。从果树的种植至开花期间,果农无法从苹果种植中得到经济收入,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
苹果生产易遭受病虫害,且发病频率高,部分病虫害甚至会对果树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我国当前存在苹果病害种类共51种,其中白粉病、斑点落叶病等16种为主要病害。并且,苹果病害存在不断新增的趋势,例如于2010年在河南濮阳发现的丝核菌叶枯病与近年来在江苏丰县以及山东青岛等地发现的炭疽菌叶枯病[1](赵增锋,2012)。苹果果农在病虫害问题上属于风险厌恶型,往往会采用喷洒过量农药等方式应对病虫害,带来食品安全等次生问题。
对于苹果种植中面临的气象灾害,以胶东半岛红富士产区为例,红富士果树不耐寒,结果树易于遭受晚霜侵害。而幼树在胶东地区春秋季常见的寒潮天气下,易发生风干。部分果农文化程度低,没有掌握科学种植技术,在恶劣天气下往往会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63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