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淳区桠溪镇为例

2021-04-06 12: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主要受益对象的农户,是什么影响其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呢?本文通过对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大山村、吕家村和穆家庄村的123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将是否经营农家乐作为定义农户参与的依据,再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元Logit回归后发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距离交通主干道距离、政府相关技能培训、亲朋参与情况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人口数、距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对农户参与有负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研究综述 2
(二)国内研究综述 2
(三)小结 3
三、农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3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四、农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7
(一)模型选择 7
(二)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8
五、结论及建议 12
(一)全文结论 12
(二)政策性建议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南京高淳区桠溪镇为例
引言
引言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乡村旅游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企业和农户三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更为客观的效益。乡村旅游通过农业多功能性的开发,能够提髙农业收益水平,解决传统农业单一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问题,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村景观、农业生产资源相结合,受到了政府部门及地方农户的欢迎。由于乡村旅游所在地区以乡村或城郊为主,虽然往往是企业或乡村精英等少数群体进行开发建设,但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参与群体仍为农户。学界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否能够健康发展与农户的参与行为密切相关,因此,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便显得非常有价值。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参与的主体,能够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灵活选择参与模式,将闲置的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发挥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其经济价值。研究农户参与的影响因素,为政府、企业和农户的乡村旅游建设规划都提供了参考。
南京高淳区桠溪镇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其中的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也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许多附近的村落中都坐落着大量的农家乐,除去企业和政府经营的大型度假酒店,其余多由农户经营,农户参与方式灵活,在务工和经营农家乐之间有选择性的参与其中。
本文主要是针对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的旅游发展中,影响当地农户参与其中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当前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制分析,模式选择,消费者行为,资源优势等,较少有人从农户的角度,研究影响其参与因素的微观分析,主要是因为农户的参与行为难以界定。通过对农户参与行为相关文献的借鉴,本文将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行为界定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以参与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为依据,从内部特征、外部影响、成本收益三个方面共10个指标分析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提高农户参与效率、增强当地乡村旅游活力的有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参与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参与上,他们称当地居民为社区。Peter E Murp(1985)就是国外研究社区参与的先驱者,他在著作《旅游:一种社区方法》中指出“农户作为东道主,要开展社区旅游,必须成为自愿的合作者。”从此之后,社区参与成为旅游规划中一种广泛的方法。Stone(1989)认为,在社区旅游中,农户作为开发的受益人,他们被鼓励参与长期发展,并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特征选择参与方式。Keogh(1990)对旅游社区居民态度和旅游影响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强调居民参与的必要性。Ap John(1992)经过研究表明,只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农户的参与,乡村旅游才会得到他们真正的支持。随后的研究中,国外学者着重去分析了农户参与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1997年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居民参与,其必要性得到广泛共识。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社区参与的研究从最开始的作为旅游规划方法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社区参与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社区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它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强局限性。
(二)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小型乡村旅游经营者越来越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家乐”,国内关于农民参与的研究大都为我国乡村旅游政策提供指导,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农户参与所带来的问题。王龙(2012)就提出,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提高了收入的同时,由于马太效应,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会造成不和谐的因素。黎洁(2012)在分析当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情况和利益分配之间关系后发现,当地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情况与受教育程度影响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不均。郭华(2012)的增权理论认为外部的干预和帮助会提高个人对自身权力的认识,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中,加大对农户的帮助能够解决农户缺乏自信和权力感的问题。武晓英(2014)等根据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利益分配机制相匹配,得出了更为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型。
实证分析方面,郑群明(2004)对旅游业发展中的参与式开发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张林娜(2012)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因素。张翠娥(2016)分析不同要素禀赋对农户参与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发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农户参与有显著正向影响。王琼英(2006)、何喜刚(2009)等建立了参与模型,对乡村旅游中社区参与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中社区参与的动力和保障机制。邱云美(2005)、孙九霞(2005)则是对乡村旅游景点的社区参与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关于农户参与所存在的其他问题,学者们也进行了研究。其中徐燕、陆仙梅等(2011)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发现了群众参与旅游发展机会少,旅游发展不发达等情况。郭文(2010)则利用案例分析增权效能,让农户能参与到旅游轮流制的模式中。
(三)小结
综上所述,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趋势等,由于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行为界定比较模糊,微观方面的分析还不多。因为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国外学者研究更多的是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情况和对社区参与的影响,而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宏观的影响,国内外对农户参与的研究都不深入。农民作为乡村旅游的直接受影响者,其重要性不可忽视,明确农户参与情况和影响因素,才能加快乡村旅游规划,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户利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