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民营银行的发展困境研究

2021-04-14 14: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经济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然而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这极大的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了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撑,国务院提出“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自此民营银行出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中,民间资本得以有序的参与到银行体系之中。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发现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融资能力不强、资产规模小、预期成本增加等问题;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结合前文的分析与现实情况,本文认为民营银行只有建立健全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才能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关键词 民营经济,民营银行,发展困境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1
2.1 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1
2.2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 2
3 现阶段制约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原因 3
3.3.1 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3
3.3.2 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 4
3.3.3 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 5
3.3.4 风险防范能力较差 5
4 其他国家和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带给我国的启示 7
4.1 其他国家和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情况 7
4.1.1 韩国民营银行的发展 7
4.1.2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发展 8
4.2 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8
4.2.1 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 8
4.2.2 完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9
4.2.3 民营银行的发展要循序渐进 9
5 政策建议 9
5.1 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9
5.2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10
5.3 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10
5.4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文 献 14
图1 民营银行的内涵 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我国金融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中国,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受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组织程度差等特点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局面,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就要放在财政政策的实施上,通过降低关税和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满足民营经济的融资需求。因此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在通过民营银行的发展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民营银行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国家在民营银行的发展中贯彻落实政策措施,对民营银行进行保护。我国从2014年进行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开始,到2016年我国进行试点的第二批民营银行将陆续开闸,由原有的5家增加到17家。据悉,已筹建但未开业的民营银行包括安徽新安银行、江苏苏宁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和梅州客商银行。
2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2.1 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我国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具体定义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当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等三种。第一种观点强调产权结构,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第二种观点强调银行的服务对象,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项目的银行;第三种观点强调公司的治理结构,认为只要是采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和具备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
学者张常林认为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其内涵如图1所示。
图1 民营银行的内涵
从图1中可以看出民营银行的内汉族要包含四个方面:(1)民营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所有;(2)民营银行的管理由民间的投资者制定;(3)民间投资者对民营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部责任;(4)民营银行经营所获得的利益由民间投资者按比例进行分配。
2.2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
早在2003年之前,民营资本已经开始渗入我国银行业,当时国家对民营银行的研究重心是应不应该设立民营银行。两个学派对此问题进行争论,其中以经济学家及研究人员为代表的“学术派”,认为我国应该成立民营银行,其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资本逐步壮大,且国家已经允许国外银行入驻中国,开展国内业务,为顺应时代的潮流也应当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以银行从业人员和银行高管为代表的“银行派”,认为民营银行的建立并不能增强我国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科技含量低的局面。民营银行的出现反而会使银行监管部门产生监管难的问题,从而引发诸如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等问题的产生。
2004年2月9日,银监会发表文件表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商业银行。2014年3月11日中国银监会设立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以这5家民营银行为起点,探索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
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6月,首批已经开业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达1149亿元,各项贷款512亿元,不良贷款率0.34%。其中,浙江网商银行在开业一年之中供应给农业方面的贷款有165亿元,温州民商银行在“三带模式”中总共发放贷款1778笔,累计有19.18亿元,民营银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
虽然民营银行在发展中受机构网点数量少、业务状况不齐全、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制度环境缺失的限制,这5家试点民营银行依旧在开业一年后实现了盈余,由此可看出民营银行的发展潜力是多么巨大,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仍然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对民营银行发展探索的过程中,本文发现民营银行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融资能力不强。在银行业遵循央行统一利率的前提下,民营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不足,再加上自身管理不善,没有相关政策支撑,导致民营银行融资困难;(2)资产规模小。民营银行是中小型银行,注册资本比公有银行少,影响民营银行的发展规模;(3)预期成本增加。在存款成本提高,管理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民营银行的资本金缺乏安全的来源,容易发生资本金短缺风险和储户信用风险;(4)社会信用的制约。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良好的信用是银行生存的保证,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制约民营银行发展;(5)经营地域受限制。民营银行的准入资金需求多,目前只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由于民营银行具有独特性和私营性,它的风险有别于国有商业银行,出现风险的几率更大,在民营银行的起步阶段,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不足。总的来说,我国民营银行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强,还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抗衡,甚至不如一些城市商业银行。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5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