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国内企业性别雇佣偏好【字数:11107】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ABSTRACT 4
KEYWORDS: 5
一、引言 5
二、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 7
(一)比较优势理论 7
(二)竞争抑制歧视理论 7
(三)对外贸易对东道国女性就业的影响 8
(四)FDI对东道国女性就业的影响 8
三、模型选取和变量说明 9
(一)计量模型构建 9
(二)主要变量说明 10
四、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 11
(一)数据来源 11
(二)描述性统计 12
五、计量结果分析 14
(一)全球化影响内资企业性别就业差异的基准分析 14
(二)稳健性检验:出口和外资进入程度的不同衡量标准 15
(三)内生性问题 16
(四)竞争效应 16
(五)分样本回归 18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19
参考文献: 20
目录
图 1 20032018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就业比例 5
图 2 20132018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制造业女性就业比例 6
目录
表 1 主要变量说明 11
表 2 数据处理 12
表 3 按所有权属性分类的制造业企业雇员性别结构 12
表 4 按地区分类的制造业企业雇员性别结构 12
表 5 按行业分类的制造业企业雇员性别结构 13
表 6 基本估计结果 14
表 7 避免抽样偏倚的再回归 15
表 8 稳健性检验 16
表 9 竞争效应的检验 16
表 10 竞争效应在不同女性劳动力群体中的检验 17
表 11 分样本回归 18
经济全球化与国内企业性别雇佣偏好
摘要
在中国企业性别就业歧视愈发明显和激烈的背景下,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两个主要表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入手,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企业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本文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以上两个方面对企业性别雇佣的影响机制,继而使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对我国企业的女性雇员比例有着正向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并不显著;在对样本进一步分地区回归后发现,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竞争效应集中体现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因此享受到就业福利的女性群体中主要受益的则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群体。因此,我国应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投入以及加快产业转型从需求侧提高劳动力素质。
引言
2019年12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报告显示总体而言男女性别差距仍然显著,并且在经济、职场等方面性别差距尤为明显,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完全消除性别差距的时间为99.5年。具体到国家层面,我国在该《报告》给出的153个国家性别差距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06位,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也显示在就业层面,我国的性别雇佣情况不容乐观。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女性就业比例仅仅维持在37%左右的水平,在2013年甚至下降为35% (图1)。其中,制造业企业女性雇员的比例更是在不断降低(图2)。
/
图 1 20032018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女性就业比例
Figure 1 Proportion of women employed by no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ities and towns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8
/
图 2 20132018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制造业女性就业比例
Figure 2 Proportion of women employed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no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ities and towns of China in 20132018
两性不平等在中国社会中并不陌生,从农耕社会开始,我国就存在着延续至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到现在仍有一部分女性被要求婚后辞去工作成为“家庭主妇”。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上,许多企业、单位也受到认为女性工作能力普遍弱于男性的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而更加偏好雇佣男性,种种原因使得现代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或是在工作中遭遇“玻璃天花板”,缺少晋升机会。
而大量研究表明,实现两性平等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参与度的提高能促进其积累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而改善家庭生活水平,为子女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保障,长远来看,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微观层面的基础(Doepke et al.,2011;Duflo,2012)。相反,若性别就业歧视越严重则越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阚大学,吕连菊,20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0601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