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1-05-25 19:1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研究以山东省临沂市试点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试点推广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是否接受过职业农民培训、对政策的认知与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行为显著正相关;年龄与住房财产权权抵押融资行为呈负相关。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行为。最后,本文据此建立农村住房流转市场,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创新农村住房财产权抵融资担保体系,成立政府专项风险基金,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抵押融资政策认知程度等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三、分析框架和研究 1
四、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1
(一)数据来源 1
(二)描述性分析 1
1.被调查农户基本特征 1
2.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行为状况 1
3.样本描述性分析 1
五、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行为计量分析 1
(一)模型设定 1
(二)计量结果分析 1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1
致谢 1
参考文献 1
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金融143:李弘元
引言
引言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服务是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成为约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的瓶颈。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是农业和农村面临信贷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尽管与现行法律仍冲突,但是多个地区为了应对挑战,在中央政策的号召下,开展了形式新颖多样的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制度改革试点,实际上,国内早已有部分地区率先探寻农村新型融资渠道,探索农房抵押融资模式,力图真正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政府也因此推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民融资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构建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融资制度,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农户融资过程中抵押物缺乏的问题。这对农民缓解信贷约束难起到了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具体情况,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这一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国内外学者主要在宏观视角下对推行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从农户视角出发,研究了影响微观个体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这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试点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研究进展做了梳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对未来推进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宏观视角下,国内学者对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存在的法律障碍与相关配套制度进行了研究。方帅、何叶彩(2010)指出,农房财产权抵押制度与现行法律的冲突是我国农房抵押融资发展时受约束的最重要原因。我国《物权法》禁止了房屋的流转。万伟、郑小丽(2011)则是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指出流转平台、产权认证、评估机制是农户农房抵押贷款发展的重要条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农户融资、农房抵押贷款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如建立和完善农房流转市场,完善农房抵押价值评估机制,完善农房资产的产权认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等。高圣平(2016)指出农民住房产权由住房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组成,是大多数农民的重要财产。现行法律明确禁止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财产的金融价值的充分表现。在“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下,试点地区暂停实施上述禁令规定。因此,在试点地区农民住房产权抵押权也是合法的。赖丽华、谢德诚(2015)指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应在破除相关制度障碍的基础上构建农民住房财产权融资担保法律制度:实行融资担保的农民住房的范围限定在小城镇地域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适当放宽小产权房的入市政策,实行融资担保的农民住房允许城镇人口购买,辅之于农村房屋和土地的确权登记的快速推进等配套措施。范蓉(2016)指出对农民来说,土地和住房支撑着农民一切社会活动。在其中,农民的住房财产权对农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实施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的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把资金投入农村,真正缓解农村的信贷约束。
在微观视角下,很多学者研究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和前景。赵侠(2008)分析了湖州市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意愿,指出有关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规范尚未真正将其作为农民的一项财产权益用民事法律规范加以调整。陈明亮等(2017)指出农民手中最主要的资产是农村住宅,通过创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模式,能有效撬动农村地区大额信贷资金投放。以浙江丽水为例对此开展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丽水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市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在农房抵押贷款业务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并取得积极进展,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空间,但需要在配套机制等方面继续健全完善。
此外,不少学者在住房财产抵押融资试点地区从农户视角出发,研究了影响微观个体农户农房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张龙耀、周南、赵阳(2015)基于江苏、安徽和重庆等地293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信贷需求、风险偏好、政策认知、农户家庭外出务工比例以及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户住房抵押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房与银行的距离以及户主的年龄对农户住房抵押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虞晓芬等(2010)利用浙江省农户数据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家庭收入、户主年龄等八项因素对农村房屋流转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加强政府宣传以及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农房流转市场等政策建议。何格等(2016)指出教育程度、户主的从业类型、社保水平、拥有住房数量、抵押担保情况、财产价值评估方式等变量对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住房距中心城区距离、对住房财产权的认知、融资方式偏好、对贷款利率敏感度等变量对农户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徐晶(2016)利用山东省潍坊市农户的数据,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被访农户表示如果有资金需求,会考虑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关于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非农就业程度、对相关政策的了解、近3年家庭资金短缺情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自身偿还能力,贷款利率,政策的细节和稳定性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形式是农民参与房屋产权抵押贷款的关注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jjymy/6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