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电子零售业的成本控制研究

2019-12-12 12:3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电子零售业的成本控制研究[20191212103225]
摘 要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快速成长,其中以其为依托而产生的电子商务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尖拔高,声势浩大,成为当下经济领域最具活力的一部分。电子零售业作为电子商务中的一种类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和传统零售业一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在国民消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电子零售业成本的控制入手,本着希望电子零售业发展得更好的宗旨,总结了行业在成本控制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应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问题;成本控制措施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1章 加强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1
1.1电子零售业的特点 1
1.2加强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2
1.2.1快速发展的要求 2
1.2.2与传统零售业相比成本控制上显著变化的要求 2
1.2.3适应消费习惯变化的要求 3
第2章 电子零售业的成本控制 4
2.1一般电子零售业成本的构成 4
2.1.1电子零售业的软硬件成本 4
2.1.2电子零售业的营销成本 4
2.1.3电子零售业的物流成本 4
2.1.4电子零售业的客服成本 5
2.2目前我国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问题 5
2.2.1成本控制战略定位不当 5
2.2.2运营成本控制手段缺乏 5
2.2.3物流成本控制较弱 6
2.2.4相关支持体系不完善 7
第3章 加强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8
3.1聘用相关专业人才,制定企业战略并量力而为地进行调研 9
3.2加强网络建设,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得到尽可能小的运营成本 9
3.3多管齐下减少物流成本 10
3.4重视信息安全建设,树立让消费者放心的品牌 11
3.5与政府沟通合作,争取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12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引 言
根据正望咨询发布的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度我国网上购物继续高速发展,全年网购规模达到809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网购人数达到2.12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高到41.5%。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至6.3%,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64.7%。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调查报告,三年后中国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销售市场,在2015年销售额有望达到36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中的电子零售业大军开始激流勇进,争取能在日趋激烈的网战竞争中胜出,分得一杯羹。这个时候,电子零售业的成本控制越发显得重要。
第1章 加强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1.1电子零售业的特点
电子零售是指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电台等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零售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包括我们常说的B2C(Business-to-Customer)、C2C(Consumer to Consume)、C2B(Customer to Business)、B2B(Business to Business)等。其中,B2C和C2C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B2C按类别可以分为平台型的B2C,如淘宝;也有自营型的B2C,如京东商城;还有非常多根据商品分类的垂直B2C,如聚美优品。B2B的模式也各有不同,比如阿里巴巴是平台式的,宝钢开网站是自营式的,还有一些特点不鲜明的,如中石化做招标采购。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急剧扩张,电子商务增长速度惊人,到现在已经成长为国民消费的重要部分,网购已从一种潮流转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各种媒体和IT行业的推波助澜下,电子商务就象红透了的苹果,甜美诱人。于是,在网上建个站点,打个广告,做个产品销售,便自诩为“电子商务”的人很多。但这只是很肤浅的理解,真正的电子商务远比这复杂得多。
商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无论是传统商业还是电子商务,他们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因为每一次技术上重大的发展,都会对商业带来影响。归因于渗透性非常强的IT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零售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有人在网络上销售商品,各种网店争先冒头,商品物流不再都集中于实体店进行销售,由此产生了电子零售业。
尽管电子零售业种类繁多,表现形式层出不穷,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一是发展速度不稳定,经营风险高;二是面对庞大的消费群体,几乎没有地域限制;三是对口碑和商家形象依赖度很高,名誉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商家的经营;四是对成本控制要求严格,但大部分电子零售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1.2加强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1.2.1快速发展的要求。如今经济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商业竞争愈加激烈残酷。电子零售业出现的时间还没多久,就对传统零售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引起了一场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子领域的变革。苏宁电器成立“苏宁易购”、国美电器收购库巴网、美特斯邦威服饰成立“邦购网”、沃尔玛收购“一号店”股份面对电子零售的步步紧逼,不断有传统零售商主动出击,采取线上线下双平台运作模式,争夺消费者市场,对电子零售业产生了威胁。在外患未平的情况下,近几年暴涨的电子零售商数量同时引起了内部激烈的竞争,使行业生存环境变得更残酷。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重视成本控制,严格掌握运营成本,步步为营,才能撑过这场网战浪潮的冲击。
1.2.2与传统零售业相比成本控制上显著变化的要求。与传统零售业相比,电子零售业成本的主要变化体现在物流配送和营销成本上。因为传统零售业是几乎不用考虑物流配送的,他们的消费者群体具有地域性。电子零售商面对的是整个网络的消费者,必须要有近乎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体系,这对一家新生的电商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哪怕是现在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而对于营销成本,电商因为依附互联网,在信息的传递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速度,这给其自身带来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货比三家。这意味着如果电商的营销没有出色的地方,将会被消费者遗弃,利润减少乃至亏损。所以构建物流体系和控制营销成本是对电子零售商能力的巨大考验,从而凸显出了成本控制的重要地位。
1.2.3适应消费习惯变化的要求。在传统零售商务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程序一般是:收集商品信息,前往商店选购商品,然后自己将其运送回家。其购买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消费者购买成本=商品价格+路费+时间及精力成本
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表现为:
消费者购买成本=货物送到时的商品费用+上网费用十时间及精力成本
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价格由产品制造公司的出厂价,配送中心的仓储费用、运输费用及利润,电子零售企业的运营管理营销费用及利润构成,即:
货物送到时的商品价格=产品出厂价十配送中心加价+商务公司加价
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得出,排除掉个人偏好,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或者通过传统零售购物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以及他们所愿意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电子零售的商品一般都比实体店中的同类商品要便宜,这是电子零售业蒸蒸日上的主要原因,所以电子零售商应该狠抓成本,使售价下降的空间更大,自己的利润也会更多,这是电商的立命之本。同时,如果网购花费的时间精力比传统购物要少上许多,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网购,这就要求电子零售商在商品设置、网站建设上下功夫了,如此一来成本就会增加,对电商成本控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发展电子零售业,商品的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第2章 电子零售业的成本控制
2.1一般电子零售业成本的构成
2.1.1电子零售业的软硬件成本。开展电子零售业的软件成本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软件部分与后期维护升级的成本。正所谓好刀才能出好活,电子零售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架构优势,如果没有合适的软件系统与之相匹配是不能完全发挥网络优势的。虽然现在的电商经营软件琳琅满目,也都比较成熟了,但是软件的生命周期一般比较短,再加上日常的维护,电商对软件的投入支出不可忽视。
开展电子零售业的硬件成本则包括计算机或服务器、网络设备,有的可能还要专业的照相机等电子设备。这些硬件成本是开展电子零售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属于一项长期固定的投资,相当于制造企业的固定资产。同时由于这些硬件都是电子设备,更新淘汰周期短,频频更换设备会造成很大的成本负担,不更换又可能会跟不上电子零售企业的发展或经营模式的变化。所以这是一份值得考究的成本。
2.1.2电子零售业的营销成本。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零售业获得的不只是机遇,也有挑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商进入电子商务市场,更加激烈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价格作为电子零售业生存的基准,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各种打折促销、返还现金或代金券、奖励抽奖机会等等。这些手段作为吸引顾客的最直接手段被频繁地使用,导致电子零售业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同时,搜索引擎、推广联盟、导航网站等营销入口的价格也在上涨,不断抬高营销成本的比重。加之大型的电子零售商凭借雄厚的财力大打价格战,一边不惜血本压低价格,一边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宣传,在这种没有知名度就没有未来的境况下各个电子零售商也只能硬着头皮加大营销力度了。
2.1.3电子零售业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电子零售业最头疼最难处理的一块“硬骨头”。它是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影响很大的一个环节 :时间长短、运费高低直接决定了顾客的态度,顾客完全可能会因为你的送货时间比别人多了一天或者运费高了几块钱就转投他家。所以说,这是一个衡量电子零售运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传统零售业,电子零售业的物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特点,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还不能把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2.1.4电子零售业的客服成本。因为电子零售业是网上交易,顾客不能像在商场购物一样亲眼看到商品,亲手摸摸试试感觉,所以需要向客服咨询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顾客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些差别还很大,这就导致客服人员要面对不同形式不同方面的问题,不仅要明白顾客真正想问的是什么,还要清晰地向顾客解答,这就要求电子零售业的客服素质要比较高,信息处理能力要强。另一方面,由于网购的客户是不分时段不按顺序的,所以可能同时会有十几个人询问,也可能过一会就一个都没有了。这样一来客服人数的设置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既不能因为回答不及时让客户产生不满而离开,也不能聘请一群客服人员全天候地为客户服务。
2.2目前我国电子零售业成本控制问题
2.2.1成本控制战略定位不当。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宽带的普及、网上支付系统的完善大大改善了电子零售业的行业环境,使网购变得越来越方便安全,导致开网店紧接着网购成为了一种潮流,很多人开网店的动机其实很模糊,只是觉得有人赚钱就跟风了,却不知繁荣只是表面的,钱永远都不是那么好赚的。目前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来看,每天平均有过万的网店倒闭或者停运,我想这给我们敲了警钟。迈克尔·波特在总结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失败的案例后指出,开展电子商务需要清晰的战略定位,要有目的有针对地去做。
虽然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低成本的运作,但是其进入的门槛不高,同时会有大量的竞争对手,没有前期的战略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是很难在激烈的电子零售商务战中胜出的。目前拥有雄厚资源的大型传统零售商也已经进军电子零售业,小电商们遭到挤兑和打压,处境很不妙。
2.2.2运营成本控制手段缺乏。有文献报告显示电子商务的运用在中国电商中平均只节省了11.61%的交易费用,而国际理论界通常认为可以节省70%左右的交易成本。这说明我国的电子商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为企业节约成本,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电商在运用电子商务上还存在着成本控制的漏洞。个人认为电子商务企业交易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l)信息化成本和收益不匹配。很多电子零售商觉得技术好就能提高竞争力,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经营架构系统,但是建好后发现作用不大,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资本。这主要是电商片面地强调了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对应的人才配置,没有合适的人才来进行操作再好的软件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组织机构成本居高不下。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层的最佳管理幅度是7到13人,但是电子零售业是零售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通过合适的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层能实现管理幅度的扩大,有直接管理100多人却不会降低效率的特点,这也是传统企业架构所没有的优点。可是有很多电商的管理层沿用了传统的形式,没有进行变革,把这一优点丢弃了,造成组织架构成本居高不下,没有达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