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及对策研究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
2.2 中小企业的特点 2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
3.1 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困难 3
3.2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不稳定 3
3.3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4
4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剖析 4
4.1 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4
4.2 银行等金融机构避而远之 5
4.3 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及政府政策不到位 6
5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7
5.1 优化中小企业自身 7
5.2 加大政府的支持及完善法律法规 10
5.3 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 13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和改革,中小企业日趋发展壮大,在我国企业总数中占99%以上,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据统计,中小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60%,上缴的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进出口总额占69%,新产品开发占82%以上[1]。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增加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创汇和扩大出口、促进我国城乡发展、增强我国财政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在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融资难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阻碍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国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中小企业要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对此,首先需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外在因素来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从而根据成因,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对策。
2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是职员规模,资本规模与经营规模都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界定,纵然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界定标准。世界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质的指标主要包含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含企业的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如美国,采用质和量两个界定标准相结合来定义中小企业,规定:凡企业的年营业额在1亿美元以下,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所有权独立,自主经营,在同行业中不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即为中小企业。美国政府对符合以上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指出: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劳动就业,和国家产业政策相符,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我国首先采用质的标准对中小企业进行行业分类,其次采用量的标准界定各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我国量的标准是根据每个行业中企业的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进行规定的。
如我国对工业中小企业的界定如下,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者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者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2 中小企业的特点
2.2.1 对市场变化适应性强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相对有限,无法生产多样化产品以分散经营风险,也无法大规模生产某种产品与大企业竞争。因而,中小企业往往集中有限的资源,运用其灵活的机制,专门生产经营某一细小的产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做到“小而专”、“小而活”,并将其产品投放到被大企业忽视的市场中,在细微的市场中实行专业化经营,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2.2 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稳定性差,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大。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资本成本上升等短期因素出现时,会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使中小企业经营运作困难。以上这些因素经常出现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而中小企业很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这些因素的变动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最终导致企业无力承担而破产解散。当有大量企业进入某一行业,与原来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竞争时,该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就会被新加入的企业瓜分,而当这些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后,企业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最终因无利可图而放弃生产经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各种变数,这些变数会动摇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根基,中小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将变得更加困难。
2.2.3 资金薄弱以及筹资能力差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企业创建之初的投资资本,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度低以及财务制度不规范,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资金需要量少、贷款频率高、审核程序与大企业相同,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动产较少,无法达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各方面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其筹资能力差,筹集资金困难,资金缺乏。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1 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困难
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都会要求贷款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来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向企业贷款的风险。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非常有限,满足贷款抵押担保条件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又少,因此,中小企业无法满足银行抵押贷款的条件。此外,中小企业拥有的房屋等不动产少,很多中小企业的厂房是租用的,缺乏可抵押的不动产,达不到银行抵押贷款的要求,使其在向银行贷款时受到限制。从企业外部来看,我国的担保体系尚未健全,为中小企业专门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数量有限,企业向外部寻求贷款担保困难。而且,这些担保机构由于自身的运作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为中小企业担保所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的应对措施,使其无法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之,中小企业在贷款时除了自身的资产少导致其提供抵押担保困难外,我国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数量有限以及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不健全等外部因素也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困难。
3.2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不稳定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企业的内部积累和外部借贷两方面。从内部积累来看,一方面形成于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取的各项专项基金,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经营导致各项专项基金的提取金额有限;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发行股票时增加的实收资本,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条件严苛,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获取资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内部积累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其日常生产经营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从外部借贷来看,银行与企业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使银行贷款面临着企业逃债的道德风险,银行以获得企业信息状况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的多少作为选择贷款对象的一个标准[2]。因此,银行在对企业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银行将面临着较高的放贷风险,银企信息不对称因素加大了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即便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也只提供短期贷款,很少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使得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另外,中小企业也会向亲朋好友和民间机构借款,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能暂时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无法长期稳定的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2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