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2020-10-28 21:1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1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1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1
2.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2
2.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3
3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6
3.1 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具有片面性6
3.2 操作风险管理的人才匮乏6
3.3 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6
3.4 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7
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7
4.1 人员是引发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7
4.2 系统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8
4.3 内部流程是引发操作风险的重要内在因素9
4.4 外部事件是引发操作风险的外在因素9
5 我国商业银行规避操作风险的对策10
5.1 树立正确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10
5.2 加强员工队伍的管理11
5.3 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12
5.4 健全操作风险的管理手段12
致谢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在金融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更为丰富多样的风险环境。商业银行的风险有三大类,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大多数银行业的管理人员的风险操控思维仍然停留在前两种风险类型。对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监控体系早已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但操作风险却一直被忽视,而且长久以来都没有被独立出来作为一项单独的风险来研究。而实际上,银行经营管理涉及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各个环节都隐藏着操作风险。银行操作风险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监控一直存在很大漏洞,由于没有对操作风险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银行就不能及时地应对风险带来的巨大损失。随着操作风险在国内外高频率的发生,这一风险也逐渐地被银行业开始重视和关注。之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首次提出把操作风险纳入到风险范畴,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文件,为今后开始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国银行业也应该跟上发展的步伐,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视,不断完善操作风险的理念构建,逐步融入国际上对金融风险制定的较为严格要求,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遇到不同风险的应对能力,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平稳发展。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2.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
操作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看,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但它真正地受到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学者的重视,继而被独立出来并被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风险来对其进行研究的年限则比较短暂。对于操作风险的界定一开始的界限是比较宽泛的,它包含了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其他所有风险。这种定义本身虽然比较明确地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也将这两种风险与操作风险的区别进行了相当明确的区分。但这种宽泛的定义并不能对操作风险进行相对明晰的界定,而且在运用到实践中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实用性。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研究: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难以预见的灾难、不完备的操作、违反内控规定、信息系统或欺诈所导致的非预期损失。在该定义中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被特别强调,使用准备金将其覆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与衡量操作风险,但对不同操作风险的原因研究不够清晰,界线划分不够清楚明确,以至于会对操作风险的理解与衡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职员、操作系统、内部流程以及外部事件所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冲击并造成损失的风险。从1998年到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延续着英国银行家协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后来在计量方面出现了很多争议,定义中的“直接或间接”几个字就被巴塞尔委员会删除了[1]。
迄今为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巴塞尔协议》中有关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最受广泛认可的,并被绝大多数银行接受付诸理论。尽管巴塞尔协议一直以来是被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性存在,但在它的第一版说明里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也只包括了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未能被纳入到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来进行管理。而在上世纪的90年代期间,许多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中,由于操作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已经大范围地高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于是,操作风险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框架开始受到重视,也开始被国际银行业和国际监管机构进行探索与构建。在此趋势下,操作风险终于于2004年在最新确定的《新巴塞尔协议》中被提到主要风险中。新巴塞尔协议中,操作风险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定义为:由于银行职员、操作系统、内部流程以及外部事件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一定义更加地重视有关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无论在风险管理还是风险度量方面,这一定义都是恰当的[2]。
尽管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别,但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接轨也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监管标准,国际上也大体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上开始通用这种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刻领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所作出的定义,同时结合国内独特的经济社会环境,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清晰的界定,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管理风险打好深厚的基础。
2.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分类
2.2.1 按风险事件划分
按照风险事件类型可以将操作风险分为七大类:(1)内部欺诈,是商业银行内部职员利用职务之便故意骗取、盗用银行财产或其他违规违法行为导致的损失,表现为监守自盗、刻意误报头寸以及利用虚假账户进行交易。(2)外部欺诈,是第三方的违法行为,利用偷盗、袭击、诈骗等行为谋取银行财务,表现为黑客、抢劫以及伪造空头支票。 (3)就业政策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是由于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不遵守有关员工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协议而造成的赔偿损失,包括员工个人的工伤赔偿或者其他方面对员工权益侵害的所作出的赔偿,表现为性别种族歧视、劳资关系。(4)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忽视了本应对客户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或者是相关产品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而给客户带来损失,表现为违约交易、非法产品的销售、信用违约、洗钱和泄露产品信息。(5)实物资产破坏,是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表现为恐怖行为、破坏行为。(6)业务中断和系统运行失败,因为硬件设备的缺陷导致运行不畅而使业务受到中断或者系统失控造成的损失,表现为供电中断、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破坏、通讯设施故障。(7)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因为流程管理或是交易过程的不成功以及交易另一方及外部销售商等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损失,表现为顾客账户泄密、法律文件漏洞、抵押失当、外包公司违约、合作伙伴不当操作和供应商纠纷[3]。
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4.1 人员是引发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
银行的员工在工作中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或者管理人员进行了不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这些都是由于人员因素所可能引发的操作风险。无论是在管理上、战略上,亦或是操作上,我国银行业发生的大部分操作风险,从深层次来看都是由于人员因素产生的。所以,人员因素是作为引发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我们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本质上也是对员工进行的管理。人员因素具体表现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故意用欺骗的手段或者采用偷盗的行为获取财产,发生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对待工作不认真造成的失误,无意识地进行了违规交易,工作人员能力不够,或者是工作的环境缺乏良好的安全设施等。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对人员的监管还是没有落实到实处,导致由于内部欺诈或是操作失误产生的操作风险仍然频发。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2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