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探讨

2019-12-30 20:2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探讨[20191230195421]
在现代社会,成本管理作为影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企业各类成本支出的数目及所占比例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好的成本管理体制,很多企业只是依靠以往的经验,而没有更加深入探讨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文章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解析成本管理的形成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企业成本管理的体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洋河酒厂,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目 录
1 引言 1
2 成本管理概述 1
2.1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1
2.2 成本管理的内容 2
2.3 成本管理的意义 3
3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4
3.1 白酒行业现状 4
3.2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4
3.3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6
4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2
4.1 在全国广泛建立生产基地 12
4.2 控制广告促销上的多余花费 12
4.3 建立职工薪酬公开制度 13
4.4 树立并强化成本管理思想 13
4.5 完善成本预算 13
4.6 完善考核机制 14
4.7 优化成本管理流程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的需求层次提高。降低企业成本的基本方法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其最终结果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效益[1]。成本管理既要服从一定的效益目标也要服从一定的利益目标[2]。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应比以往更加关注成本管理,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价格。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仅是生产环节,而是包括了从设计、采购、生产、营销,直至客户的全过程。特别是食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应立足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4],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意识,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优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成本管理概述
2.1 成本的概念及分类
成本,就是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可以理解为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须耗费一定的资源,表现为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5]。成本作为经济范畴,是指为获得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生产性耗费[6]。
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除了满足考核企业耗费水平、正确计算企业损益的需要之外,还必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为此,按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将企业成本划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两大类。
(1)财务成本:财务成本是指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和会计法规及制度核算出来的,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成本。财务成本也称法定成本或制度成本,目前,我国会计核算都是按这种成本入帐的。正确计算企业的财务成本,对于保证合理的价值补偿,正确计算企业期末存货价值和盈利,考核企业成本费用水平,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利润,交纳税金,具有重要意义。财务成本在企业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按各类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同,可以将财务成本划分为生产性成本和劳务性成本两大类;在生产性企业中,财务成本还可进一步分为购储成本、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又称经营管理费用)等。
(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成本的总称,是根据财务成本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不同的归类、分析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是对财务成本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决策成本(如差别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和重置成本等)和控制与考核成本(如标准成本、定额成本、责任成本、可控成本、计划成本和可比成本等)两类。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这里的成本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成本。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项。直接成本主要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间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是指能构成产品实体或者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不包括受托加工所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以及生产中一般耗用的物料)。直接工资是指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工资性质的奖金、津贴、劳保福利费用及各种补贴。不包括不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其他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在车间或工厂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工作的职工工资。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及工资附加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以及其他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支出。
2.2 成本管理的内容
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七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其中的两大核心内容是成本决策与控制[7]。
成本 预测是是成本决策的基础。只有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提供多个不同成本控制的思路方案,才可能有决策的优选。成本预测同时也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没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计划,也就必然是主观臆断。这种计划,以及建立这种计划基础上的预算也没有作用。成本决策是以提高经济 效益为最终目标,强调划清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在全面分析方案中的各种约束 条件,分析比较费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优化选择。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决策确定。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利润 目标,在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计划体系。成本计划一经决策机构批准,就具有了权威性,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 的依据。成本核算是通过对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分配、计算等一系列活动,确定成本控制效果。其目的是为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提供准确的信息。只有通过成本核算,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的效果。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固定资产 的利用程度、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生产单位(车间)的管理水平,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表现在成本上。成本分析是运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过同行比较和关联分析,分析确定导致成本目标、计划执行差距的原因,以及可挖潜的空间。同时通过分析,把握成本变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成本考核是把成本的实际完成情况与应承担的成本责任进行对比,考核、评价目标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其作用是对每个成本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降低成本上所作的努力和贡献给予肯定,并根据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以稳定和提升员工进一步努力的积极性。同时对于缺少成本意识,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浪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以促其改进改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