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2 11: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00105134008]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存在着资金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中小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简要的叙述了资金管理额概念、内容、原则、风险和目的,而后分析了中小企业资金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资金管理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最后提出了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改进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体系的完善有意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对策
目 录
1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概述.............................................5
1.1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5
1.2资金管理概念,内容,目的.......................................5
1.3资金管理理论的主要风险.........................................5
1.4我国资金管理方针的发展历程.....................................5
1.5资金管理的主要原则.............................................6
2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6
2.1对资金管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7
2.2企业资金使用散乱,没有规划,效率低.............................7
2.3投资决策失误,资金缺乏监管.....................................7
2.4 流动负债使用率较差.............................................8
3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8
3.1内部因素形成的原因.............................................8
3.2外部因素形成的原因..............................................9
4淮安建华物流有限公司案例分析......................................9
4.1 公司概况........................................................9
4.2淮安建华物流公司的资金管理问题.................................10
4.3 淮安建华物流公司资金管理对策...................................12
5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对策...........................................13
5.1内部改进措施...................................................13
5.2外部改进措施...................................................15
6结论.............................................................16
7参考文献.........................................................17
8致谢.............................................................18
1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概述
1.1 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成阶梯式增长,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桥头堡。而经过仔细的研究中小企业后,发现中小企业具有一些特点:1、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比较小,经济成份多而复杂。2、由于管理的不善,没有完整的资金信息提供。3、孱弱的抗风险能力。4、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强。5、高级人才缺乏[1]。
1.2 资金管理概念,内容,目的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资金的管理无疑是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资金是什么呢?资金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作为货币体现,用来创造成新价值的,并增加剩余产品的价值。而在企业中,资金就是血液,资金就是企业生存的基石,资金就是中小企业延续的火种。因此,资金的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步[1]。
那么,资金管理又是怎样开展的呢? 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投资者做 出决策并确立计划,确立分管资金和使用资金的责任制度,定期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而对资金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资金链的不间断,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节约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出能够促进生产水平提高的建议和制度。
1.3 资金管理的主要风险
1、在进行筹资时决策不充分,导致了不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没有效果的融资,最终会让企业的筹资成本过高,影响生产业务的开展。2、在进行投资时决策失误,导致企业进行盲目扩张,容易使大量资金陷入导致进退两难的地步,严重会导致资金链断裂。3、在进行资金调度时不合理的安排,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资金冗余和资金的浪费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4、在对资金活动进行监管时不够严肃认真,导致企业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蒙受损失。
1.4 我国资金管理方针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资金管理的理论、制度、渠道和方法得到了了不断的修改。在国民经济起步的阶段,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普遍不大,国家主导者对企业资金的供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中所用到的各种材料,设备,技术。而既然由国家供给资金,那么相应的生产的所有商品也全部交给国家。这种情况下资金管理的内容主要就是编制预算关于收入和支出,除去收入和支出的成本和盈亏都不计算。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清理资产,核定资金”工作,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作价入账,对企业所有的财物进行详尽的盘点。以此为基础,国家开始以企业生产任务为衡量,确定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多少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按照的计划定额去分配给企业,并不再全权主管企业的经营,要求企业自主经营,并开始计算盈亏,现代资金管理初具模型。这一次的清点资产核算盈亏一直持续到了改革开放,企业的资金管理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仅从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来看,仍然是资金的供有制。
1979年以来,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各方面的经济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针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慢慢地放弃无偿使用资金的供给制度,而转为有偿使用。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基础建设的投资改为向银行的贷款;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基金的30%上交给国家,剩余的70%作为企业的发展基金,而且允许一些特殊的企业留有全部的固定资产折旧基金,无须上交;有国家财政拨款支持企业的定额流动资金给为向银行贷款;而企业在取得盈余后可以在税后将一部分资金留用为专项资金。在企业实行“利改税”之前,企业如果收到国家财政拨给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需要缴纳一定的资金占用费,是按照国家投入给企业的资金总额和当年的计征比率来计算。这一费用则需要用企业实现的利润来支付。企业资金有偿使用的制度,对企业的独立经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和时代相一致的资金核算制度具有积极地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