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

2023-01-02 11: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20200112195602]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目标企业价值相关性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内部控制有效性概述 2
1.3 企业价值概述 3
第2章 文献综述 4
2.1 国外相关研究 4
2.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4
2.1.2 国外相关文献 4
2.2 国内相关研究 5
2.2.1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5
2.2.2 国内相关文献 5
2.3 简要评述 6
第3章 研究设计 7
3.1 指标选取 7
3.1.1 被解释变量 7
3.1.2 解释变量 7
3.1.3 控制变量 9
3.2 提出假设 9
3.3 建立模型 10
3.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11
第4章 实证研究 12
4.1 描述性统计 12
4.2 相关分析 13
4.3 回归分析 14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16
5.1 研究结论 16
5.2 内部控制建议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二十年来,国际范围的内控丑闻应接不暇,前溯到巴林银行、安然公司、帕玛拉特、巨人集团,近来有法国兴业银行、上海家化、三鹿奶粉等案例,都引发了一系列恶性反应,造成不良后果。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并控制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事件给了我们难忘的教训,加强公司治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在,人们对内部控制逐渐重视起来,2002年7月,美国通过了萨班斯法案(SOX),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出台,被喻为中国版萨班斯。从这些法律文件的发布就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和政府治理的共同选择。
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证监会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规章,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发展,资本运营浪潮高涨,每年都有数百家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这些并购和重组活动,都是以企业价值为基础进行的,可以说,企业价值的评估行为促使了我国资本市场及资本运作的发展和完善。在这样的情形下,各种价值管理理论应势而生,譬如詹姆斯·迈天的价值流理论(Value Flow)、波特的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Steward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VA)和卡普兰的平衡记分卡(BSC)等。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产权市场的出现,企业价值的概念第一次被美国管理学者提出,西方国家乃至全球的企业界基本上都认同了这样一个说法:企业价值将会成为21世纪企业的共同语言。
1.1.2 研究意义
第一,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内部控制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很多企业并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优越性,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虽已形成,但执行程度较低,未能发挥理想的作用。本文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以引起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分析并改善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为实现具体内部控制目标提供保证,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发挥作用,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
第二,理论意义。内部控制有效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评价内控效果的指标。本文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丰富内部控制理论。为相关研究添砖加瓦。
总之,企业要做到基业长青就不得不重视内部控制,这不仅仅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而言的,众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当重视内部控制的建立。而内部控制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做到“纸上合规”,还要在合适的企业具体实践,实现有效的内控。
1.2 内部控制有效性概述
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经济学家给出这样的说法,“所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的程度”。内部控制的合理和完整及其有效执行是保证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从控制流程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设计的有效性指设计在理论上可行;执行的有效性指设计完善的内控程序能保证得到正确执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依赖于设计的有效性,因为一旦内部控制存在设计上的漏洞,那么即使这些控制制度能够得到正确的执行,也不能确保其执行是有效的。
从控制目标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合法合规目标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目标的有效性、运营目标的有效性、安全性目标的有效性和企业战略实现目标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其中,合规性目标即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财务目标是指相关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运营目标指相关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运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安全性目标要求相关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以免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战略实现目标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可以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合理保证。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上五个目标入手,具体评估内容如下:一是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及经营团队是否依据相关法律规章与公司章程进行运作,相关控制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二是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公允,审计人员评价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满足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三是企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的运营是否取得既定成果;四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如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授权批准和职责分工控制等),是否有效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五是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能保证企业决策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1.3 企业价值概述
经济学家是这样定义企业价值的,“企业的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与企业的财务决策密切相关”。显而易见地,企业能够给予其利益相关者的回报是与企业价值同向变动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992年,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这是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该框架至今都是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评价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的依据之一。
2002年7月,由于安然、施乐、默克等一系列大型企业出现财务丑闻,美国紧急出台了著名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又被称为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SOX)。该法案是自从1930年以来美国证券法中影响力最高的法案,直到现在为止我国发布的内控法律规章都是以它为基础改进的,它把公司主要管理者的法律责任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并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更加严格。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