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日破发影响因素研究以a股为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1
一、绪论1
1.1 研究意义1
1.2论文研究思路1
1.3论文主要内容2
二、IPO破发文献综述2
2.1国外研究现状2
2.2国内研究现状3
2.3小结3
三、IPO破发影响因素理论分析4
3.1上市公司内部因素4
3.2上司公司外部因素4
四、IPO首日破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5
4.1研究设计5
4.1.1模型设计5
4.1.2样本筛选和数据获取6
4.2描述性分析6
4.2.1破发潮的出现6
4.2.2破发企业的特征7
4.3实证分析9
4.3.1方差分析9
4.3.2回归分析 ‥10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11
5.1研究结论 11
5.2研究建议 12
5.3论文贡献与不足 12
致谢 12
IPO首日破发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A股为例
会计124:刘晨晖
引言
绪论
(一)提出问题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IPO新股的收益率都处于很高的水平。自从1994年以来,我国股市上市新股的上市首日收益率居高不下,首日收益率超过100%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情况较为普遍,而国外市场的首日收益率一般均在10%上下。近些年我国股市又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大面积破发潮。这个现象在2011年、2012年达到巅峰,破发的比例冲高到20%左右。新股的大面积破发,很多人称为“IPO三高”,即高发行价、高募资额、高市盈率。
显然这些现象是不合理的,严重背离了“风险收益原则”。本文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A股破发现象,对潜在的破发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目前存在的破发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这对我国A股IPO定价回归理性,减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异,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稳健发展,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有重大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
自2010年以来,我国A股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破发潮,IPO新股高发行价、高募资额、高市盈率。一般情况下,在任何成熟的股票市场,抑价和破发都是不可避免的,定价总是会与交易价出现不同、差别。但是,一旦破发或者抑价超过一定合理的界限,那一定是IPO定价机制或者市场行为出现问题、缺陷。我国A股自从2010年出现的IPO破发潮显然已经超越了合理的范围,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市场运行有效性,需要研究其产生原因并且提出解决办法。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影响IPO首日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并探索其作用机制。笔者首先通过描述性分析研究IPO破发潮各个阶段的概况、发展趋势、特点。其次,根据各个分类标准对IPO破发潮进行研究,探索IPO破发与行业类型、上市板块、发行中介等指标可能潜在的联系,同时利用散点图分析一些典型的指标与IPO首日收益率的关系。分析不同指标下IPO首日收益率的差异,找出对破发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除了描述性分析,笔者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准确性,更加深入分析因素影响效果,对影响因素作用IPO首日收益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首日收益率组各个因素的差异是否显著,再使用逐步回归分析分组再次验证对破发有明显影响的因素。
IPO破发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洛克(1986)曾经提出一个叫“赢者诅咒”的假说。该假说指出在新股IPO发行价明显高于市场投资者的预期价格的情况下,掌握新股价值信息的人不会购入这类高估价的股票;相反,因为信息不对称性,很多投资者没有摸清价格被高估的股票的实际情况而购入股票,这导致了很多有真实信息的投资者的股票质量普遍高于信息缺乏投资者的股票质量。而缺乏真实信息的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将因为滞销而导致破发。
德里安和肯特(2003)通过研究指出影响破发的因素可能是IPO定价过高和投资者认为新股定价过高。新股发行价过高时,股票的破发的概率会很大。
Arif Khurshed(2009)经过研究认为有些新股IPO过程中为了筹集到更多资金,粉饰财务数据,大肆造假,提高IPO发行价,而公司实际表现与报告相差较大,这使这类新股破发成了必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周孝华和赵炜科(2009)研究了两次IPO暂停之间上市公司的样本,第六次与第七次IPO暂停期间有43家公司上市,在这43家公司中有33家破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盘行情和市场走势是造成破发的最重要原因。
张杰(2010)通过对研究对象按时间段分类,发现市场行情、市场情绪与新股破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市场形势较差时,投资者热情不高时,IPO新股破发的概率更高。
刘硕(2010)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是推动新股破发的主要因素。在市场投资中,机构掌握了数量巨大的IPO新股,对于市场的走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机构对于新股发行掌握不够的情况下,那些高发行价的股票就容易产生破发现象。
程隆云和张克珍(2011)研究发现现行的IPO询价机制偏离市场较多,而市场是供需平衡调节的地方,供需平衡才能使市场更加有效率。当IPO定价机制偏离市场供需时,定价则不再有效,市场不再稳定。因此,在现行IPO询价机制性下,IPO新股破发现象频繁出现。
丁度(2010)研究了2010年破发的新股,认为新股破发一定程度上消化了IPO泡沫,调节了股票价格,使新股回归真实价值。显然,新股定价过高是破发的一大原因。IPO询价制度没有足够市场化是破发的根本原因。
谢百三(2011)研究指出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不够有效、合理,导致IPO新股发行制度不能完全市场化。至于破发的原因,他认为市场有效性较差,资金流通不顺畅,投资者的投资渠道狭窄,市场监管者对于市场的监督、管理、改革存在很大问题。
陈冬冬(2011)通过对破发股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制造业公司新股破发概率大于高科技企业,主板上市的公司大于中小板和创业板。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也与新股破发显著相关,盈利能力的指标与新股首日收益率呈现负相关,超额认购倍数与上市首日收益率呈正相关。
皮海洲(2011)研究认为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集额的股票发行速度过快,导致二级市场消化压力增大,投资者利润空间减小,从而参与投资新股的投资者数量减少。而且,IPO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新股上市速度过快,市场资金有限新股消化能力不强,新股破发成为了必然。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4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