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字数:9337】

2024-02-25 13:0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很多学者热衷的话题。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很多企业的高管具有政治背景,政治背景作为高管的一项重要特征,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选择沪深上市公司2016年的财务年报数据和高管政治背景相关数据以及2016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利用相关模型和OLS回归分析法,对高管的政治背景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正面影响;高管的政治任职机构层级越高,企业内部控制越有效。这也说明,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时候,高管的政治背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因素2
(二)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3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
四、研究设计4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4
(二)变量设定5
1.解释变量 5
2.被解释变量5
3.控制变量5
(三)模型设定5
五、实证分析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6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7(三)多元回归分析8
1.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8
2.高管的政治任职层级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9
六、研究结论 9
致谢9
参考文献9
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会计152 张旭璟
引言
引言
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经济丑闻爆发后,社会各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日益增加,不仅在国外,国内也是如此。不仅仅政府等公共部门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也同样需要。在企业方面,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护已成为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进行控制测试等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重要参考。实施内部控制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的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相关信息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强制性要求。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对抽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及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一些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对内部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探究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逐渐成为研究内部控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有大量文献集中于研究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比如企业的信息技术、产权结构、资金等因素,近年来,结合高层梯队理论,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影响内部控制的软性因素,比如高管的学历、年龄、性别、任职时间等因素。因为很多学者认为,高管的价值观、意识、经营理念等会对企业的日常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价值观、意识、经营理念等是高管的不同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况且,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系都是以“人”为主导的,所以影响内部控制的软性因素也非常重要。另外,很多研究表明,高管的背景特征的确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影响。而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之下,很多企业的高管拥有政治背景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不仅仅在国有企业中是这种现象,近几年来,民营企业的高管也开始寻求政治关联,进而规避相关风险。如此说来,高管的政治背景是否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不能忽视。
为了验证上述问题,本文以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方面是从影响内部控制的软性因素出发,探究了内部控制方面的一个较为新颖的领域,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从高管的政治背景入手,深入研究,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文献综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因素
随着美国安然公司等财务造假的丑闻披露,暴露出当时美国公司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为了整顿上市公司秩序、维护投资者信心,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强调了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我国,2008年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表明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正式启动。社会各界对企业内部控制也逐渐重视起来,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也越发重要。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公司产权性质、资金、信息技术、组织结构,公司高管、员工等。叶陈刚等(2016)发现,在日常经营中,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加严格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而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则更加混乱。张继德等(2013)发现,企业的组织结构、资金、信息技术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拥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内部控制更有效;资金的多少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呈现正相关;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呈现正相关。且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对内 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不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的建设。还有不少学者从软性因素的研究出发研究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张继德(2013)发现员工素质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除了从员工出发,软性因素当中也有研究集中于公司高管背景特征。国内外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越高,越能识别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越有效(许宁宁,2017);董事长与总经理地缘关系越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低(俞俊利等,2018)。还有大量文献对于高管背景特征的研究的基于“高层梯队理论”,认为高管的性别、年龄、经历、任职状况、学历对公司治理方面有影响。研究发现,女性高管(Peni,2014; Mikko H. Manner,2010)对于公司的业绩和社会表现有促进作用;高管年龄越大,内部控制质量越好(池国华等,2014;Lin et al.);公司有商业专长的高管以及学历越高的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价值也越高(池国华等,2014;Sitthipongpanich,2015);高管的任期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黄继承,2013;池国华等,2014)等。
(二)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高管背景特征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除了上述方面以外,也有不少学者的研究集中在高管的政治背景方面。杨旭东等(2018)认为,拥有政治背景的国企高管在对内部控制的运行调节方面的能力明显不如民营企业。张志平和方红星(2013)认为,国有企业的高管政治背景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消极影响,而民营企业则相反,高管拥有政治背景以后反而会更加积极地建设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并能更好地执行相关制度,因而会对内部控制有积极影响。逯东等(2013)也发现,民营企业的CEO政治关联确实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使得内控更加有效。有研究显示,政治的分层会对企业的治理效率产生影响,高管的政治层级越高所获得的资源越多,对资源利用效率越低,因而会对公司的治理效率产生负影响(Ge et al.,2017)。也有学者进一步对高管政治层级进行细化,逯东等(2013)认为,民营企业中拥有“委员型”的政治背景的高管要比拥有“官员型”的政治背景的高管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因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就更加明显。张志平和方红星(2013)的研究中表示,政治关联越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影响就越明显,而高管的政治关联强弱会受到行政级别的影响(邓伟和刘健,201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56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