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上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基于创业板场的经验证据【字数:12058】

2024-11-02 13:1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一、引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框架 4
(四)研究方法 5
(五)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5
二、文献综述 6
(一)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文献 6
1.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6
2.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方式研究 6
(二)IPO盈余管理存在性研究 7
三、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8
(一)分类转移的理论基础——盈余持续性 8
(二)创业板IPO盈余管理的动机 8
(三)我国IPO制度背景 9
(四)研究假设 10
四、研究设计 11
(一)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1
(二)数据来源 13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13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二)相关性分析 14
(三)回归结果分析 15
1.假设一检验 15
2.假设二检验 16
3.进一步研究 17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18
致谢 20
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摘要】上市公司为了达到IPO的业绩门槛,通常会对净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其中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来虚增核心盈余是近年来被提到的盈余管理一种方式。本文研究了创业板企业通过分类转移进行财务修饰来达到IPO业绩条件的动机是否强烈以及采取的具体方式。本文以20132017年创业板上市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IPO前两年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而在IPO后两年不再使用这一方式。从方式上来看,上市公司在IPO前会采用将营业成本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盈余管理的方式,但是没有对期间费用进行分类转移。
【关键词】IPO;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核心盈余
IPO AND ClASSIFIED TRANSFER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 EMPIRICAL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EVIDENCE BASED ON GEM MARKET
ABSTRACT
Student majoring in accounting WU Daran
Tutor Wang rui
Abstract:A listed company usually manages the net profit in order to reach the IPO performance threshold, in which the false increase of the core surplus through the classified transfer of core expenses is a wa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mentioned in recent years. A study is made on whether the motivation of GEM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IPO performance condition is strong and how to adopt. This paper takes the IPO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gem from 2013 to 2017 as a sample, and finds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have significant classified transfer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IPO, but no longer use this method in the next two years. In terms of way, the public Before IPO, the Division uses earnings management that transfers the operating cost classification to nonoperating expenses, but does not classify the period expenses.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信息领域的主要主题。较早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应计收益管理和真实收益管理。但是,盈余管理还包括第三种方法,即分类转移盈余管理(McVay,2006年)。这种盈余管理方法是利用损益表项目的错误分类来调整利润结构,同时保持净利润不变,以达到虚假增加核心利润,美化盈余连续性的目的。
监管机构一直在IPO审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现行的资本市场准入制度为审批制度的情况下,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经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后才能公开发行。根据证券法律法规,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申请要求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过去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并且发审委审核申请IPO的公司的业绩门槛主要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净利润孰低者”,这说明了监管者对于核心盈余和盈余持续性的关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