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内生性的研究【字数:10266】

2024-11-02 13:2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创新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下“万众创新”的有力回应。对管理人员薪酬的有效激励可以帮助鼓励其参与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同时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也会导致核心高管的薪酬增加,进而导致管理层内部薪酬差距增大,可见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为探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基于最优契约理论、锦标赛理论及行为理论,选择2012-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Hausman方法对二者内生性进行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及2SLS方法控制内生性,进一步对高管薪酬差距及企业创新绩效的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互为因果内生性关系,并且在控制内生性后,前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回归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4
1.定义 4
2.影响因素 4
3.衡量指标 5
(二)高管薪酬差距相关研究 5
(三)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5
三、研究设计 6
(一)研究假设 6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7
(三)变量说明 7
1.被解释变量 7
2.解释变量 7
3.控制变量 7
(四)研究模型 7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8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8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8
(三)内生性检验 9
(四)2SLS回归分析 9
(五)稳健性检验 9
五、研究结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内生性的研究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不断进步,科技与创新越发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大量研究表明,研发支出投入是企业重要战略投资之一,其能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改善经营业绩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Smith C et al.,1992)[32]。但研发投入本身具有风险高、不确定性大及收益跨期等特点,因此当企业投资新项目或对现有项目进行更新改造时,经理常常需要提高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学习新知识,付出更多精力、时间以应对资本投资项目带来的压力(朱琪和关希如,2019)[1]。这将导致企业短期收益与未来发展的矛盾在管理层进行创新投入决策时尤为显著。如今,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缓解管理者短视,降低代理成本,促使管理者更多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Krusinskas R,2015)[35],因此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企业的重大事项之一。
通过给予管理层薪酬激励并鼓励其参与创新,企业能够挖掘其未来发展的潜力。薪酬差距的设计作为复杂系统的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高管参与创新活动至关重要。近年来,如何在制定合理企业薪酬差距的同时,激励企业创新研发已成为各企业研发部门、高层管理人员、决策者,乃至整个社会都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
现有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单向影响上,又由于不同研究对薪酬差距的定义偏差、研究视角及控制变量的选择差异,并未得到统一定论。一方面,锦标赛理论认为,公司不同行政层级的高管人员薪酬差距将促使管理者在晋升后作出更大的努力,降低代理成本,减少股东与公司目标的不一致性,激励管理者投资,推动公司创新。另一方面,行为理论认为大的薪酬差距可能导致高管人员认为遭到剥削,影响合作甚至引发负面行为,这种破坏合作导致的损失会超过更高努力水平带来的收益,最终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创新绩效下降。事实上,根据最优契约理论,由于股东对高管的监督成本很高,往往需要一些可观测的替代性指标来反映高管的努力程度,因此企业通常会采用企业业绩会作为衡量指标。即公司绩效是决定高管薪酬的主要因素之一(万媛媛等,2008)[4]。
由此可得,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很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内生性关系。若在内生性存在且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直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最终将得到设定偏误的模型以及不可靠的回归结果。
因此,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绩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之间的内生性关系。并在控制该内生性后,实证分析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期有助于不同企业完善薪酬制度,激励高管参与创新,增加企业创新绩效。
二、 文献综述
(一)企业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1.定义
企业创新绩效是指采用创新技术后,企业成果性绩效的客观测量(周海涛和张振刚,2015)[2],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创新绩效的增加主要依靠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故而在衡量企业创新绩效时,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衡量(李娜,2016)[3]。
2.影响因素
有关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宏观及微观层面。宏观环境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垄断性、政府政策、企业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等,这些指标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重要影响。陈岩等(2018)[7]通过以20122015年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市场区域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如今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也正向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显著(王金杰等,2018)[8];国外学者Cin Beom et al.(2017)[33]则侧重研究了政府在企业创新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增加会提高韩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