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元化经营股权集中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字数:14963】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2
2.2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股权集中度的相关研究 3
2.3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4
2.4文献评述 5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7
3.1研究假设 7
3.1.1企业多元化经营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7
3.1.2企业股权集中度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7
3.2研究设计 8
3.2.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8
3.2.2模型设定 8
3.2.3变量选择及定义 10
第四章 回归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 12
4.1描述性统计 12
4.2相关性分析 13
4.3实证结果与分析 14
4.4稳健性检验 16
4.4.1更换被解释变量稳健性检验 16
4.4.2更换解释变量稳健性检验 17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20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4
企业多元化经营、股权集中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摘 要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生产与发展离不开外部融资的帮助和支持,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企业所面临的外部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着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相比于产生外部融资约束的宏观因素,上市企业更容易控制并调整影响其融资约束的微观因子。因而,本文从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多元化经营和股权集中度两个微观角度来探讨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并从相互匹配的视角出发,研究多元化复杂性与股权集中度交互作用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以2005年至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水平越高、股权集中度越大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程度越小;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融资约束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随着企业股权集中度越来越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多元化经营水平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上述实证表明,上市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条件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及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和股权结构的安排,尽可能最优化地匹配股权结构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并进一步降低外部融资约束。
引言
上个世纪的中期,国外学者安索夫初次提出了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历经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企业扩张和疾速发展的方式。采用多元化战略,能够占领新市场、开拓新疆域,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可以避免经营专一业务所带来的各项风险。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多元化经营战略会使资源面临分散配置、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产业抉择不合理等问题。现在,不少企业会以兼并或并购等方式完成其本身的多元化经营,通过将自身的资金分配到更多不同的经营业务中,以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目标。然而,在收购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股权转让问题,原有股东所持股份的转让会导致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发生重大变化。
与此同时,与多元化经营战略一样,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也是决定着企业经营绩效以及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深层因素。一般来说,企业重大的战略决策主要是由所有者来决定,因而股权是否集中是企业内各位股东在权、责、利方面的权衡和安排,集中的股权中第一大股东能够掌握公司的决策,大大提高决策的效率,而分散的股权中控制权由几个大股东分享,能够使公司决策更加民主。因此,上市企业的股权集中度既有集中又要分散,既要保证第一大股东的股权份额,又要令其他股东对其产生必要的牵制,在企业内部分别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这样能够在制衡企业股权结构的同时,保证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在研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同时,充沛地了解并考虑选择多元化战略所带来的股权集中度的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投融资工作都在其持续经营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的资金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来说就是第一动力,如果企业在其生产经营需要向外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受到了融资约束的制约,则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企业必然需要承担更多额外的机会成本,进而导致企业自身的融资成本增加。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会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上市企业的扩张,进而阻碍其未来的发展;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出发,融资约束不单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还会降低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生产要素的产出减少,从而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纾解上市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贵、融资困难的问题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本文选择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股权集中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企业多元化经营、股权集中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形成了有多种不同的理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经营能够使企业集团形成较低的风险,从而缓解其面临的信用约束问题。Wernerfelt(1984)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资源本身的异质性和特殊性,会提高其在各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使其在不同行业中拥有更多有差异的生产要素,增强其资源的异质优势,从而也能提高企业在外部融资市场的竞争力。Stulz(1990)、王峰娟和邹存良(2009)都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认为,企业的多元化能够有效地调节不同性质业务对于资金的需求,帮助企业构建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而降低企业的外部资本融资压力。吴昊旻等(2017)认为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能够促使其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并且这一效应在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Lambert etc.(2007)从内部控制理论理论出发,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债务融资成本具有较为显著负向影响。张亮亮和黄国良(2019)也发现,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其将其未来有效的的履约偿债能力传递给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而增强外部投资者的信心,融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杨兴全和任小毅(2019)则通过实证表明,多元化经营能够缓解公司治理水平较高企业的融资约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