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学者型高管与上公司非效率投资【字数:12639】

2024-11-24 18: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1
引言 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3
1.1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 3
1.1.1信息不对称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4
1.1.2经理人代理问题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4
1.2学术型高管对企业的影响 4
1.2.1高管学术经历的信息效应 4
1.2.2高管学者形象的约束效应 5
1.3文献述评 5
第二章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6
第三章 研究设计 8
3.1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8
3.2变量定义 8
3.2.1非效率投资 8
3.2.2学者型高管 9
3.2.3控制变量 9
3.3模型建立 11
第四章 实证结果和分析 12
4.1描述性统计 12
4.2相关性分析 13
4.3回归分析 14
4.3.1学者型高管与非效率投资 14
4.3.2学者型高管和非效率投资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15
第五章 稳健性检验 18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19
6.1结论 19
6.2建议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学者型高管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
摘 要
本文选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的学术经历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与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与过度投资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投资不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经理人学术经历的角度提供了改善企业非效率、促使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于过度投资问题比投资不足问题更为严重的中国来说,引入学者型高管,提高学者型高管占高管团队的比例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过度投资问题,但企业也应注意,学者型高管对企业投资不足问题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在采取本文建议前,应仔细分析研究自身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同时,本文对提高高管团队异质性,使高管团队多元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对高阶理论有一定的补充。
引言
投资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投资效率更是关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持续发展。非效率投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存在的,而现金持有水平作为非效率投资的一大诱因,现金持有水平逐渐升高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过度投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王彦超,2009;朱焱、刑路杰,2019),且中国企业更加明显(祝继高、陆正飞,2009)。非效率投资不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影响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我国的企业投资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过度投资比投资不足更为严重。学术界普遍认同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代理问题是造成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主要原因。
基于高阶理论的研究,企业高级管理人对企业的重要指标有重要影响,投资效率作为衡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企业经理人代理问题是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Stulz,1990)。姜付秀等学者(2009)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只是,其研究更多地是关注管理层的学历、教育水平、平均年龄、性别等,而非学者这一特殊的高教育水平群体。据朱焱、刑路杰学者(2019)统计的CSMAR相关数据显示,约有59.9%的公司高管具有学术经历背景,即有或正在高校任教、科研院任职或在协会从事研究经历。管理者团队特质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也因为学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加入有了新的切入点。只是有关于学者型高管对企业的影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企业成长性、创新绩效、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方面关注较少。
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相结合,在对国内外关于高管和非效率投资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我国20102019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经理人代理问题角度出发,以高管的学术经历特征为切入点,实证研究曾经或正在高校任教、科研院任职或在协会从事研究的这一类学者型高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不仅是对高阶理论的一个补充,也为企业缓解非效率投资状况提供一个思路。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和经理人代理问题是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Jensen and Meckling,1976;Stulz,1990) 。市场信息不对称,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对投资项目的提出平均水平回报要求,从而忽略风险因素,放弃了一些低风险低报酬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不足。而经理人代理问题则是:企业管理者可能会由于一些自利动机而选择一些NPV小于0的项目,从而导致过度投资。
1.1.1信息不对称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资本市场不完备导致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使得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公司股东逆向选择,宁愿放弃一些正NPV的项目,也不愿对外借款(Stiglitz and Weiss),从而产生融资约束问题,并且,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正相关。
徐寿福等人(2015)研究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越小的公司,他们越愿意分配股利,同时,现金股利的分配水平高能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从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刘孟晖、武琼(2016)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异常高派现对自由现金流丰富的公司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会导致投资不足;反之异常的低派现会导致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从融资约束方面进行分析的还有黄贤环、吴秋生(2016)等学者,他们研究发现:隶属于同一集团母公司控制的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活动能够降低集团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但对缓解投资不足却不显著。
除了关注融资约束,不少学者对融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定向增发新股虽然和公开增发新股一样,会因为增加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而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但定向增发新股因为可以缓解增发新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使其在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程度较轻(章卫东等,2017)。另外,刘行、叶康涛(2013)等研究发现企业的避税等会增加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企业行为也会引发非效率投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60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