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专项扣除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影响(附件)【字数:5471】

2023-01-01 19:1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也日益增长,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税制改革事关人民生活,与个人息息相关,专项附加扣扣除的改革实施于2019年1月1日,这项举措的提出可以看到我国对于个税改革的势在必得。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且个人所得税改革首次增加6项专项附加扣除。虽然我国在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标准、分摊方式和扣除方式等方面制定了暂行办法,但由于我国家庭结构复杂、人口流动性大,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难度较大。本篇论文将会将重点放在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上面,讨论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主要改革变化,并且讨论它的意义。
目录
引言 5
一、 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容 5
(一) 专项附加扣除 5
(二) 提出将个税纳入征信系统 6
二、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弊端 6
(一) 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不明确 6
(二) 个税征收成本增加 6
(三) 税率征收不合理 7
(四) 纳税人的纳税观念薄弱 7
三、 改革的解决方案 7
(一) 专项扣除建议 7
(二) 实行差异化的费用扣除标准 8
(三) 征收管理 8
(四) 增强个人缴税意识 8
四、新增的专项扣除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引言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因为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的税收收入也显著增加,大大地改善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税收也已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来自中低收入阶层,并且占我国总税收的75%,这显然与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增加了税收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在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报纳税,加大了税收的征收力度。本次调整个人所得税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的作用。另外,工资收入支出扣除标准的提高,这可以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可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支配收入,不仅社会需求增加了,而且还带动内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在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降低收入差距,这反映了政府鼓励消费增长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容
个人所得税的变化,新政策主要是在2019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起征点提高,延续以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做法,从开始的800元到1600元,5000元到3500元到今年,从如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升政策来看,说明个人所得税改革是与时俱进的。二是实行子女教育、养老、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房租、住房贷款利息等特殊附加扣除。特别附加扣除减少了工人阶级的税务,这样可以减轻不同家庭的生活负担。这些年税法改革最为突出的举措就是增加专项扣除附加,这与从前只针对提高起征点的改革相比,专项附加扣除的提出更加突出个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三是在现行工资所得税率上的改革,对按月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了多年的调整,并对一些税率水平进行了优化::扩大级次(3%、10%、20%)和低级次,缩小25%税率级次,级次(30%、35%、45%)高缺口率不变,这样可以照顾低收入人群,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压力。
(一)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新增了关于子女教育、养老、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等方面,这样不仅减轻工薪阶层负担,还可以平衡不同家庭之间的由于纳税二造成的经济负担。除了相应的政策外,个税改革还规定,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超过医保报销金额1.5万元后,一个家庭一个纳税年度最多可扣除8万元。这样,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给予相应的补偿,并设定相应的扣除额,以减少家庭支出,减轻家庭医疗负担。最后,在这次专项扣除中还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专项附加扣除,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越来越严重,很多家庭需要两人供养四位老年人。并且我国在养老金方面也存在严重收不抵支的状况,从国情来看,养老金的支付成在逐年下降。因此,在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纳税人只要符合供养60岁以上老人的条件,就可以享受每月2000元的定额扣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家庭的支出。
(二)提出将个税纳入征信系统
由于个税改革新增了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制度的提出,税务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革,因为专项附加扣除涉及面广泛,税务申报的工作量比以往大了许多,税收征管也面临新的挑战。8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个人所得税抵免建设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返还抵免承诺制度,建立健全个人所得税抵免记录,完善诚信的激励惩戒机制,有效引导纳税人纳税。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简化和优化了办税流程。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申报有关资料,即可享受扣除。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弊端
(一)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不明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分为六项,为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利息、大病医疗、继续教育、子女教育。我觉得对于子女教育和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还有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界定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子女教育支出,如何确定是本人孩子的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是否有是自己的支出,这些支出的真实性也给税务部门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这些问题对税务部门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另外也可以看出这些附加内容灵活性很大,孩子可以选择天价培训班,大病医疗可以用昂贵的进口药品,买房也可以买别墅。在当今的时代经济快速的发展,如果我们面对高端消费没有同样的扣除标准或限制,那么税法改革的意义就不复当初。
(二)个税征收成本增加
多年来,受税收征管技术条件的制约,以及个人所得税抵免不尽如人意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严重依赖扣缴义务人的工资所得税税源。2018年,工资性收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约占该税种总收入的75%,因此该税种有可能被归类为“工薪阶层所得税”。因此,这一税制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由于目前征收管理制度的限制,会致使个人信息的传递不确切,及时性差。不仅不能在征管范围内顺利转移纳税人信息,而且在同级税务部门征管,检查,征税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不能转移顺利。同时,由于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部门(如税务银行网、国家和地方税务网等)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流通关系,导致纳税人的信息无法共享,从而外部信息来源不明确,税务机关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会导致出现大量漏洞。纳税人不主动申报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取得的各项收入的,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对于相对落后的地方税收征管难度更加大。在此期间,一些纳税人甚至举报虚假申请或纳税人身份信息被盗。在扣税操作的计算中,特殊扣税的证明比较复杂,会明显增加社会操作成本。例如,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医疗费用是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家里几个老人需要赡养,有无兄弟姐妹分担,如信息分散,涉及公安、社保、民政、法院、教育等部门的信息采集,各部门之间技术信息不畅。个人信息每年都在变化,纳税人每年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变化,操作繁琐。每年纳税人都需要不停更改自己的信息,对纳税人增加了许多困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kjx/7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