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导游管理模式探究

2020-12-13 16:0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引言 1
一、苏州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
二、我国现有旅游管理模式 1
三、苏州市旅游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一)苏州市导游没有完善的职称评定体系薪资结构混乱 3
(二)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职责混乱 3
(三)重处罚轻激励 4
四、对现有管理方案的完善 5
(一)推行导游职称评定 5
(二)建立完善的薪酬体制 5
(三)加强横向联系 5
(四)建立激励机制 6
总结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也日益增长,旅游业也开始走向世界。为了迎合这种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旅游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作为旅游城市的苏州也不甘落后。为了对现在苏州旅游业发展单一化且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善,解决当前混乱的局面,近些年来我市在旅游业相关产业上投入大量资源,使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经济的新的一个增张点。
对于导游的管理是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导游从业人员的有效的管理。虽然南方的旅游业的发展走在了前端,但是有些不稳定和不足的地方也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的完善与扩大,不停的浮现出水面,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可以找出导游管理模式的漏洞,解决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可能导致市场混乱的潜在危险。通过苏州导游职业的现状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导游这个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导游这个职业不被社会认可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没有一些职工的联盟的直接保证,同样也缺乏相对的社会保障,导游的职业技能得不到认可。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苏州市导游管理模式在各个层面还存在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些缺陷。开展对我市导游管理模式的探究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实证研究法。通过调查问题寻找到问题所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发现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2、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期刊、研究著作等,依据实际目的和内容在结合具体情况对文献进行分析3、案例法。通过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诊断,来发现管理中所存在和出现的漏洞。
一、苏州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国内的旅游市场现在处于一个平稳增长的趋势。2014以来,我的经济平稳运行,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处于一种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苏州统计局2014旅游市场调查,上半年统计数据。上半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4523万人次,同比增长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11%。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市的旅游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导游模式管理是能否保证一个市旅游市场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的关键。在这导游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导游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二、我国现有旅游管理模式
图1—1苏州市导游管理框架
现在的旅游管理的模式是行政命令式的都是单方面发布信息,强制下面部门进行执行。缺乏旅游管理人对其主导的参与,很难得到旅游管理对象的反馈以及对所受到的信息流所做出的反映,因此,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是难以估计与预算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一)国家旅游部门与省以及与市、县等地方相关的旅游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信息的沟通与反馈的相应的机制,国家省旅游部门单纯的通过大角度,有时候甚至是根据少数派的观念,颁布一些行政政策,然后通过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的方式向省以及市的旅游部门进行传递,这种方式的执行效率较高,推行的速度较快,但是很少能够从下属的旅游部门来考虑问题,政策推行的时候往往难度比较大、实施起来效果很差,有时候因为不了解当地旅游产业而推行政策从而导致了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冲击使发展陷入了不利影响。
(二)地方旅游的行政机关缺少了与旅游相关的企业之间合理适宜的交流与沟通机制,在如今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情况之下,地方的旅游部门的管理方式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对生产要素的管理还是单方面和强制性的,只是依据政策下达管理指令,缺少了对的市场机制的有效的管理手段,缺少了市场经济主体旅游经营单位的有效参与以及沟通。因此,现在的管理手段是单方面的僵化的指令式的,发布不当甚至会导致一些旅游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对立和冲突,导致我国的现存在的管理体制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苏州市的导游管理模式是通过省级旅游局直属各地旅游局。以国家的导游管理条列为参照蓝本,以省级导游管理条列为依据,根据苏州市的当地情况结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由上级的旅游管理部门依据管理条例进行统一监察管理,再由各个相关的管理机构依据上级的条例对导游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对于在职的导游人员由旅游局导游服务中心进行培训和考核。(见图1-1)
三、苏州市旅游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苏州市导游没有完善的职称评定体系薪资结构混乱
导游人员需要熟悉相关的服务技能,还要有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的储备。还要对急救应急措施的方法熟知并能够准确运用,所以导游的职业技能应该被认定为是一种专业的技术,导游的从业人员也应该是运用这些技能的专业人员,还应该将这种技术和职称的评定想挂钩,将其作为制定薪酬水平层次的依据和参照。
虽然有把导游员依据国家旅游局相关的《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制度》中划分成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特级导游,但是这一种等级的评定并没有与我们国家的职称评定体系不存在相应关系,职称评定标准也没有如同其他那些的职业评定挂钩。在我国,职称被看的非常重要,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所处的职业地位具有职业声望,也是一种对于职业技能的认可,这些职称评定以后对于导游人员在心理上是一种自信,且还能够使得导游人员的物质收入得到提升和保障。但事实上现在社会上导游人员所处的地位就十分可怜没有职称的评定也十分的尴尬,算然有国家旅游局的等级评定但是这些评定仅仅停留在导游证上,对于导游没有实际物质体现,没有相应的职业政策的保障,对于导游从业者的薪酬也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着力点,再加上导游人员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生涯不高的情况之下使得导游从业人员的人才的不断流失,相关的政府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开发导游职业的意向。
通过相关走访与调查,导游的中级、高级的区别在薪资待遇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还是处于一个拿着相同的保底工资,通过带团质量和回扣多少来区分工资,这样导致了导游缺少政策保证与生活需求的满足。事实上,旅行社 导游 旅游者三者之间陷入了一个误区:一方面旅行社极度压价减少运营成本让出巨大利润给旅游者 ,对导游的保底工资一压再压导游的收入没有保障 ; 另一方面 ,导游在接团过程以收取回扣来保证自己的薪酬和完成旅行社所下达的部分利润指标, 这样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也使得导游蒙受了不白之冤。
(二)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职责混乱
现有行政部门对职能范围不够明确,处理问题的速度不够快,各个只能部门缺乏相互的配合,这一点通过补办导游证件就能看出来,导游证件对于一个导游能否正常开展工作十分的重要。但是由于于个人原因导致导游证件的丢失,补办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导游往往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3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