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民宿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5168】

2022-11-09 14:5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民宿作为一种新式的休闲旅游产业,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逐步地进入民众的视线。苏州是民宿出现较早的地区,民宿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基于对民宿起源的探究以及对国内外民宿发展历程的综述,概括分析了国内主流民宿的分类以及其各自吸引游客的因素、苏州民宿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发展模式、苏州民宿业发展的优势条件,针对苏州民宿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民宿个性化缺失,品牌意识薄弱、客源市场打不开,集聚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苏州民宿业的对策。关键词苏州;民宿业;休闲旅游产业
Keywords:Suzhou;rural lodging;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目录
0引言 1
1民宿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程 1
1.1民宿的起源 1
1.2民宿的定义 1
1.3民宿业的发展历程 2
2国内民宿的分类及吸引游客的要素 3
2.1民宿吸引游客的要素 3
2.2民宿的分类 3
3苏州民宿业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4
3.1苏州民宿业发展的现状 4
3.2苏州民宿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5
4苏州民宿业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7
4.1苏州民宿业发展模式 7
4.2苏州民宿业特点 7
5苏州民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
5.1民宿个性化缺失,品牌意识薄弱 8
5.2缺乏地区专属特色,体验服务单一 9
5.3民宿业客源市场打不开,集聚效应不明显 10
5.4民宿从业人员培训不足,人才缺乏 10
5.5民宿相关法规不健全,缺少保障 11
6苏州民宿业发展的对策 11
6.1个性化规划,提升自身品质 12
6.2多位联合发展,增强体验性 13
6.3强化品牌意识,丰富营销手段 14
6.4重视服务素养,软硬兼备 14
6.5政府及部门加强扶持监管力度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苏州民宿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0引言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 随着我国的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的日益进步带来了大量的可支配收入,也大幅拉高了民众的消费能力。随之而来的全球化与文化大爆炸、大融合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与见识,促进了人们对于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由此休闲式旅游在现代社会中应运而生,带动了休闲式住宿业——民宿的迅速发展。苏州作为一个发展休闲式旅游的绝佳之地,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确实迅速地壮大了民宿业的规模,但是其规格经营却无法跟上发展节奏。就此通过研究找出苏州民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对策。
1民宿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程
1.1民宿的起源
有关“民宿”起源的尚未有明确的查证,但有两种说法比较令人信服:一种是说“民宿”一词源于日本的民办旅店,是当时的日本政府为摆脱泡沫经济所引起的度假旅游危机,开发农渔山村,批准个人经营的一种都市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寄居于农家民宅的新型度假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民宿兴起于欧美,以英国的 bed and breakfast(B&B) 及美国的 Home stay 为代表。B&B的产生源于地广人稀经济压力之下的农户所创造的一种家庭式招待[1]。早期,B&B相比正常的旅馆来说,它能提供的服务与设施相当有限,但是正因为如此,相对于旅馆来说,它有了相当低廉的价格,受到广大的普通民众的欢迎。
1.2民宿的定义
民宿是一个随地区变化的概念。在英国翻译为Bed and Breakfast,缩写为B&B, 即为只提供住宿加早餐的旅馆经营方式。美国则一般称为home stay或者hostel,是经过刻意布置相对便宜的居家式的住宿。“民宿”在日语中译为“minshuku”。日本民宿为本地居民以家族经营的方式开办的住宿设施,多数情况规模很小,主要用于接待观光、休假的客人,客房风格多为和式。
中国台湾受国外影响较早,所以引入民宿也较早。台湾已经有了明确的立法规定《民宿管理办法》,其中第三条中指出:“本办法民宿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同时还规定民宿的选址只能在以下九类地区:风景特定区;观光地区;国家公园;原住民地区;偏远地区;离岛地区;经农业主管机关核发经营许可登记证之休闲农业区;金门特定区计划自然村;非都市土地。《民宿管理办法》规定,合法民宿的房间数最少5间,最多15间。这一概念得到深远的认同,也被多位学者引用[2]。
与此同时,就我国大陆而言,并没有比较权威而明确地定义民宿这个概念,对民宿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种类的说法,诸如“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民宿客栈”等。国内唐人智库董事长张晓军提出民宿是一种生活体验,是经营规模较小、针对市场小、与主人有一定交流、互动一种共有的情怀、地域文化的载体。本文的民宿就是上面的定义。
1.3民宿业的发展历程
1.3.1国外民宿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民宿最初形态的住宿开始出现,法国政府为了拯救被荒废的农村鼓励人们将农舍改建为民宿,而日本则是兴起了洋式民宿。
60年代至70年代,德国产生宾馆形式的乡村住宿设施。
70年代至今,乡村旅社的建设达到了高潮,其他的西班牙、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民宿业同样是启航于50年代的乡村旅游,日本于昭和45年(公元1970年)掀起民宿的流行热潮,随后又因为泡沫经济诞生了乡村旅游,随之而来的就是趋于传统的和式民宿。自此,国外民宿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规模数量不断增大,民宿业越发兴盛。
1.3.2国内民宿的发展历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lygl/7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