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展中心大型展会服务产品策略分析(附件)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2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1
2.1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1
2.2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前景 2
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展现状和趋势 5
3.1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简介 5
3.2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展现状 5
3.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展趋势 6
4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服务产品”策略现状 8
4.1产品的概念 8
4.2会展“服务产品”概念 8
4.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服务产品”策略 9
5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服务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5.1第17届CBME孕婴童展,童装展概况 11
5.2第17届CBME孕婴童展,童装展服务产品存在的问题 14
5.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服务产品策略问题应对措施 1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以来,对传统行业、传统企业以及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我国的会展行业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加深了与各大展会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合作以及会展服务相关产品等的融合。
虽然历经二十多年的井喷式发展,一些展会的名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以及诸多知名会展品牌的积极参与,并且拥有了较为深厚的行业基础,但是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一些全新行业的崛起下,如何保持其持续发展仍是摆在展会面前的一大难题。会展业是当代服务业的相当关键构成部分,而会展服务则成为会展业能否持续稳固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在如此格局下,会展业亟需寻找到开创式的发展模式,完善会展服务系统,让会展服务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1.2 研究意义
随着各行各业的蒸蒸日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迈向更高台阶越来越多的展会以及参展人员出现了,并且展会本身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展会的规模也是各有特色。现今的会展行业越来越看重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而会展服务不仅影响着参展人员对于展会的印象同时好的会展服务还能提高此次展会的口碑以及在同类展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够提高展会本身的质量和水平同样能够给承办展会的主办方带来良好的口碑和宣传力度,更是给参加展会的企业等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以及服务体验。
本文对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部分承办展会经典案例分析后所提出的服务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提出的解决方法对于其他部分展会及会展承办方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2.1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大刀阔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的会展行业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会展业经济产值持续扩大。
会展,即展览、会议等集体性活动的一个总括,会展业属于当前服务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是极具发展空间与前景的一个新兴服务行业,而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也起到搭建互通、互联关系的桥梁作用,及进一步推动了供需双方联系的加强,还为流通渠道的畅通无阻提供了重要支撑,再者,对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发挥高不可估的联动作用,同样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大好局面。
在发展的特殊时期,会展也渐渐演变为国内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会展业结集了丰厚充裕的资源既为行业配置的优化创造有利条件,也强化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眼下,各产业的兴起与壮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会展业的强劲支持。会展业时时刻刻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展示着该阶段的经济成就,对其他相关领域起到激发的作用,特别是规模庞大的专业化程度高的展会通常是新品及新技术演变的展示舞台,促成商品与服务贸易、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走向更好更快发展。
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业经济已经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会展业的功效与地位日益显露,对于行业构架的整合、相关市场的开发与拓展,巩固强化各行业间的互通与互联,激活各产业的消费,助推经济的稳固、长久发展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5年,在面临经济增长减速、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大宗商品价格骤降以及投资需求弱化(因结构整合而造成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状况下,国内会展行业也迎来低谷期。2016年,虽然全球经济表现出缓慢恢复的势头,然而依然存在种种消极因素致使全球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该种势态下,国内凭借扎实稳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变革等对策,维系了社会经济的持久发展。
2.2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前景
2.2.1 专业性展览会已成未来趋势
在确认展开内容上,主要沿着综合与细分这两大关键思路进行。纵观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展会的内容由综合转向细分,是该行业从萌芽走向成熟并迈向更高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因在展览会的经济规模效益即展示效果的最大化追求的驱动下,倾向于综合性的展会主题往往较为常见。然而最近这些年来,很多具有该特质的展会开始将其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以便得到更高专业化程度的展会主题。尽管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还暴露出粗放化的劣势,然而也是国内展览业专业化程度提速提高的外在表现。与此同时伴随着政府介入的逐步减少,中国展会将在市场的相关要求下对展会内容进行更合理和专业的细分,大量庞大规模的展会成为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的展览会的可能性非常大,与国际展览业的发展不断趋同与接轨[]。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scyx/6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