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

2020-10-25 14:1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2
2 相关理论概述 5
2.1 相关理论简述 5
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简述 5
3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型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 6
3.1 江苏省“#”型经济带概况 6
3.2 江苏省“#”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 9
3.3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SWOT 分析 13
3.4 江苏“#”型经济带发展不协调因素 16
4 “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模式设计 18
4.1 经济协同模式 19
4.2 社会协同模式 21
4.3 生态协同模式 24
4.4 整体协同模式 27
5 “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29
5.1 长江经济带的带动机制 29
5.2 运河经济带的衔接机制 30
5.3 附属经济带的反馈机制 33
5.4 “#”型区域一体化机制 34
6 “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路径设计 36
6.1 协同发展,加强各经济带间的充分合作和合理竞争 36
6.2 关注非平衡性,大力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带头和运河经济带的衔接作用 37
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7
6.4 加大对教育科技投入 38
6.5 关注自组织,完善“#”型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 39
7 促进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40
7.1 战略规划对接 40
7.2 基础设施对接 41
7.3 产业对接 42
7.4 生态保护对接 42
7.5 文化产业发展 42
7.6 体制对接 42
结 论 43
致 谢 44
参 考 文 献 4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巨变,正在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以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为特征的新的发展诉求必将导致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新的突破和创新,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工作也将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横跨东西,距离长、地区多、人文风俗各异,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加强版,是世界投资中国向中国投资世界的根本性扭转标志,具有深刻的历史社会背景。
江苏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中部,东濒黄海,西连安徽,北接山东,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曾一度被确定为“一带一路”经济交汇点,然而江苏的经济发展却极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但江苏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通过自身发展,做好东部地区的龙头带动,为促进西部地区的崛起起到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沟通南北,长江横贯东西,将省境分为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梯度。协调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省内的工作重点(三大区域分布如图1-1)。为了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构建江苏运河经济带,在长江经济带的带动下,推动沿海经济带及沿东陇海经济带协同发展,打造江苏“#”型经济带全新格局,形成联动效应,在服务国家内外开放大局中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图 1-1 江苏三大区域示意图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1)研究目标
本项目对江苏区域经济建设进行探索,提出“#”型经济带协同发展建设方案,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模式,旨在解决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环境治理不规范、协调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梯度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同时,为推进国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做初步尝试。
(2)研究内容
1)“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型经济带发展现状分析。对目前江苏“#”型经济带概况进行了解,掌握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宏观背景以及协同发展历史,对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进行SWOT 分析。
2)江苏“#”型经济带协调发展模式设计。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发面进行设计,最终得到整体协同模式。
3)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构建。该机制的构建以长江经济带的拉动、运河经济带的衔接以及附属经济带的反馈机制为框架,最终实现“#”型区域一体化机制。
4)“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路径设计。
5)为促进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提出适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用恰当的政策建议。
(3)研究思路
本课题立足我国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紧紧围绕如何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模式、机制与路径这一中心命题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形成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然后结合“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下我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新现象、新变化、新特征和新发展诉求,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的模式——经济、社会、生态协同模式最终得到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其次,从整体协同的角度出发,构建长江经济带的拉动机制,运河经济带的衔接机制以及附属经济带的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型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接着采用协同学原理,加强各经济带间的充分合作和合理竞争,关注非平衡性,大力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带头作用和运河经济带的衔接作用,利用役使原理,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最终完善“#”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机制为协同发展路径的实现打下根基;最后,在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政策建议。
(4)研究方法
“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模式、机制与路径研究涉及到经济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和协同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本课题重点运用文献检索、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统计分析、系统理论与协同学的方法原理对江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分析;重点运用文献检索、国家出台政策、专家座谈等方法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模式与机理进行分析;重点运用经验借鉴、机制设计、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等方法对“一带一路”背景下运河经济带助推江苏协同发展机制设计进行分析;重点运用协同学原理,实现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路径的设计。最后,从战略规划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经济保护对接以及文化融合体制对接等方面为促进江苏“#”型经济带协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1-2所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wlgc/2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