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设计以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1 绪论 1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问题的内容及方法 3
2 亚星客车底盘生产物流系统调研分析 3
2.1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
2.2 亚星底盘车间总体布局及分析 4
3 基于SLP的亚星底盘生产物流系统再设计 9
3.1 底盘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9
3.2 SLP在汽车生产物流系统中的运用研究 12
3.3 SLP分析 13
结论 24
致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和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受到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重视。研究表明,在产品制造系统的过程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只占产品生命周期的5%,残余95%的生命周期都用于存储、装卸、等候加工和运输[1]。因而,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当今社会,对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和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我国的制造领域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无论在规模、比重、作用等各个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不合理之处显得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甚至制约产品质量的提升。对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已成为热点中焦点。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曾经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国家火炬计划
subview/1206066/1206066.htm>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前几年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波折。经过一番努力,目前企业出现了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但依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缩短交货时间”是企业内部生产的总要求。本文以该公司当前主打产品——客车底盘的生产物流系统为研讨对象,期望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企业目前底盘物流生产系统的主要优点和存在问题,然后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完成底盘生产车间的生产物流系统的再设计或优化。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福特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开山鼻祖,早在1903 年,他创办了福特汽车制造厂,并成功创立了汽车自动流水线,该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对工人的知识要求,成为大规模生产的先驱和典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日益提升,加之科技的进步和制造业的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渐渐取代大批量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出现了柔性制造系统(FMS)。20世纪80年代,协同思想受到重视,提出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方式”去察看、分析和处理企业经营、生产中的效果,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并且处理了横向的物流综合管能够办理每个流程上不同职能的成果,取得了“整体最优化的协调作用”。
对于生产物流系统的系统深入研究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管理者就非常重视“人”和“物”规划的工厂布置的研究[1]。罗勇[2]等学者运用了SLP方法,对钢材物流配送中心的主工艺流程以及功能区域的规划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钢材配送中心的布置方案。李娟[3]系统地对物流中心的作业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了物流中心的作业功能区域。利用 SLP 方法,得到了物流中心的总布置方案,通过加权因素的方法对物流中心的布置方案进行优选评估。徐维莉[4]以企业生产物流改善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生产工区物流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为方法,研究解决了企业在改善物流工程中的生产工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善目和步骤,并对改善的成效进行了评价。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物流系统的研究也开始进一步扩大,逐步扩大到汽车制造企业。20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创立了自己独有的“丰田生产系统”,强调了客户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对价值链中的订货、制造等环节的分析,找出了供应链中导致浪费的原因。一旦发现有造成浪费的环节就及时消除,缩短了货物的准备时间,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日本的研究成果再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精益生产”,精益生产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作为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通过发挥人的作用,来减少生产环节的相应时间,有效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和创造经济效益,并提高改善顾客满意度。欧洲各国竞相效仿日本和美国,以“精益生产”为手段,以人为中心,将物流及其信息系统组织协调完善后,再把生产系统的一个环节和另一个环节完整衔接,将生产中的物料的浪费和丢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制。
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生产车间的生产物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汽车生产物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缓存区的布置方面:
Koopmans和Beckman用二次指派[5]问题来描述设施的布置问题,建立优化模型使物料的储运费用最小。Kouvelis和 Kim[6]采用分值定界的方法[4]解决自动制造系统的单向环网布局的问题。陈希等学者以车间物流费用和车间面积作为优化目标[7],建设车间设施规划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龚全胜等学者以总物流费用最小建立设施布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琚科昌等建立了基于SLP系统布置[8]设计思想建立了流程型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布置方法。王东雪基于物料特点、存储状况、作业流程、物流强度建立物流设施合理布局的优化方案。
综上,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的研讨与设计。想要得到一个良好的生产物流系统,就必须重视企业生产车间的布置等问题。合理的生产车间的布置才能使汽车制造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劳动力,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1.3 研究问题的内容及方法
本文以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底盘车间的生产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底盘生产物流作为生产物流的一部分,其系统的布置设计对整个生产物流的布置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SLP方法是目前在系统布置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方法。重庆交通大学的李玄[9]用SLP方法对中小型企业物流厂区的布置进行了再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的李雪将SLP方法引入阿米巴经营对其目标成本进行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的王弋以SLP为手段对制造企业的设施布局进行了优化。由此可见,SLP方法是在总体规划阶段的总体区位布置和具体设计规划阶段的各作业区域的设备布置均可采纳的方法。本文将应用SLP方法对亚星客车底盘车间进行生产物流系统设计。在对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底盘生产车间系统布置设计上,运用SLP方法,将物流分析和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相结合,可以较合理地布置生产物流系统,得到各底盘生产物流的面积。通过分析图例结果,把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布置形式的机械设备分配在不同的面积内,通过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生产物流系统。成本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索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总之,该系统的设计必须要有较大的汽车销售量来保证底盘的快速生产,并以最小化的总成本来使系统长期有效地进行。
2 亚星客车底盘生产物流系统调研分析
2.1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9月正式创建,坐落于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淮左名都扬州,由江苏亚星集团以及其他四家国有企业合作共同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截止2014年底,公司拥有12.34亿元总资产,2000多名员工,4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旗下设有“亚星”和“扬子”两大品牌,主要生产客车、特种车以及农用车。其中客车总有20几个系列,大、中、轻型、高、中、普档客车产品130多个品种,覆盖面积很广:公交、公路、旅行和集体等各细分市场;在全国建有270多家经销和售后服务网点,确保为用户提供联网式的一体化服务[10]。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wlgc/2837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