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瑞昌为例【字数:1488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第一章 绪论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2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
1.4 文献综述 3
1.5创新与不足 4
第二章 理论与概念界定5
2.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定义 5
2.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5
2.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特征 5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以瑞昌市为例7
3.1 瑞昌市乡村文化建设实地调查 7
3.2瑞昌市乡村文化建设做法及成就 7
3.2.1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提升 9
3.2.2特色文化与乡村文化旅游融合 9
3.2.3基层文化管理机制创新——“县聘县管乡用”9
3.2.4频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生活9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以瑞昌市为例 7
4.1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7
4.1.1农民群体综合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 9
4.1.2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无人继承 9
4.1.3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9
4.1.4乡村文化建设缺乏规划和生命力 9
4.1.5乡村文化建设队伍人才匮乏 9
4.2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7
4.2.1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教育的重视不够9
4.2.2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手工艺人的收入不理想9
4.2.3地方特色和知名度不够,旅游消费人口有限9
4.2.4乡村文化建设参与人员的价值取向不同10
4.2.5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资金不足10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对乡村文化建设困境的对策建议10
5.1提升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10
5.2加强优秀文化的保护,提升农民乡村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11
5.3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了解农民需求11
5.4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入了解农民需求11
5.5大力培育乡村文化人才,稳定乡村文化建设队伍11
结论12
致谢13
附录:访谈提纲13
参考文献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瑞昌市为例
引言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政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乡村基层民主建设成果显著。但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乡村文化受到冲击城市文化的冲击,农民文化自信严重受损。尽管党和国家多年来对乡村文化建设十分重视,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也小有成就,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明显提高,但精神生活却单调或缺失;二是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农民个体的文化修养、精神境界、审美情趣等方面仍相对落后。
2.理论意义
本文的理论层面的研究意义主要是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还不完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状况。
3.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文化振兴被称作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持。乡村文化振兴关乎着乡村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健康发展,关乎乡村全面振兴的最终结果。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发展,乡村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认知、对乡村传统特色文艺的态度,以及乡村居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进行十分紧迫。同时,本文将根据瑞昌市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得出对我国县或县级市乡村文化建设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体系,为广大乡村在开展文化建设时提供思路,使农村居民得到相关的文化权益与服务。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了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发现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结合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与瑞昌市乡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参考国外乡村文化建设案例,探究适合瑞昌市乡村文化建设的途径,从而促进瑞昌市乡村文化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文献研究出发,广泛收集国内外现有的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从中找出理论突破口和现实依据。基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选取江西省瑞昌市地区的样本村开展实地调研,对瑞昌市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总结;
(2)探究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mgl/xzgl/56253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