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水文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1
1.3 选题依据 2
2 系统关键技术 3
2.1 B/S架构 3
2.2 ASP.NET技术 3
2.3 ADO.NET数据访问技术 4
2.4 本章小结 4
3 系统需求分析 5
3.1 系统目标 5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5
3.2.1 技术可行性 5
3.2.2 实施可行性 5
3.2.3 市场可行性 6
3.3 系统角色分析 6
3.4 系统用例分析 6
3.4.1 省级管理员用例 7
3.4.2 市级管理员用例 7
3.4.3 普通员工用例 8
3.5 系统用例描述 8
3.6 开发工具选取 10
3.7 本章小结 10
4 系统设计 11
4.1 设计概述 11
4.2 系统功能设计 11
4.2.1 系统功能结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构图 11
4.2.2 前台页面功能描述 12
4.2.3 后台页面功能描述 12
4.3 系统流程设计 12
4.3.1 登录模块流程图 12
4.3.2 后台管理模块流程图 13
4.4 数据库设计 16
4.4.1 ER实体设计 16
4.4.2 数据库设计表 17
4.5 本章小结 20
5 系统实现 21
5.1 前台模块实现 21
5.1.1 前台单位信息浏览 21
5.1.2 前台设备信息查询 21
5.1.3 设备报废信息提交 22
5.1.4 设备维修信息提交 23
5.2 登录模块实现 25
5.2.1 省级管理员登录验证 25
5.2.2 市级管理员登录验证 25
5.3 后台模块实现 27
5.3.1 用户管理 27
5.3.2 单位管理 28
5.3.3 设备信息管理 29
5.3.4 设备借还登记 33
5.3.5 设备报废管理 35
5.3.6 设备维修登记 36
5.3.7 系统管理 37
5.4 本章小结 39
6 系统测试 40
6.1 系统的测试目的 40
6.2 系统的测试方法 40
6.3 系统的测试用例 40
6.4 系统的测试结论 41
6.5 下一步展望 41
6.6 本章小结 42
结 论 43
参考文献 45
致 谢 47
1 绪论
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水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水文情报收集整理的效率,以最大化满足后方指挥部对于数据信息的需求[1]。本章将进一步对该水文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发展趋势和选题依据进行简要叙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以适应现代社会便捷高效的时间观念,可以为水文单位办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前的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不足,从而使办公费时费力,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搭建信息化、高效化、动态化的网络管理体系的所需条件已经十分充足。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没有普及之前,在对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时,人为的进行信息共享与更新早已赶不上仪器设备繁忙的登记、查询、维修和报废的进度。同时,由于测量仪器多为玻璃制品,容易损坏,人为报废登记和查询很是麻烦,而测量设备多为大中型器物,也较为贵重,借还和维修过程也比较繁杂。
为了便于水文单位管理仪器设备,并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了解后,进行目前人为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着手设计此次的水文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系统借助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平台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进行实现,将用于解决水文单位在管理仪器设备中的诸多问题。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例如,美国的水文仪器设备信息,如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等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水平,而且使仪器设备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快速、准确。美国实现水文仪器设备数据互联,是由于水文设备公司的技术支持,他们常年涉及水文专业仪器设备的研究,与政府紧密合作,适时的应用了互联网技术。
最近统计结果显示,美国的水文仪器设备信息都是通过互联网共享的,其中60%是通过卫星网络传输,大量数据从客户端到浏览器端的管理员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几乎全部的水文信息和设备信息都得到了共享,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从设备接收查询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2]。
(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统计,中国的基础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在性能上都与美国相差不多,但在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具体情况如下,水文仪器设备数据从基层水文站到县市级或省级上级单位的传输时间最快需要20分钟左右,不仅如此,数据收集只达到80%至90%,甚至还会出错。
目前,我国只有约70%的水文事业单位达到了建设国家水文设备数据库的要求,基本实现了水文仪器设备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可是,这些水文单位中较多都是使用本单位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并没有搭建相应的网络服务器,数据共享的速度和数据管理水平与我国水文信息化的基本目标还有很大差距[3]。
1.3 选题依据
目前,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不少水文单位为提高水文信息的共享和交互速度,保障河流信息实时交互,提升水文信息实时共享,逐渐开始利用互联网高效办公,以适应当代水文单位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
此次选题就是以水文单位目前设备管理的情况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水文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以达到广泛利用水文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水文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目的。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jsjkxyjs/4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