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运营商订单中心平台测试方案的设计与实现(附件)【字数:11142】

2023-06-27 21:4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随着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软件项目越来越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软件测试作为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运营商管理平台作为移动系统改造工程中建设的一个中心平台,是将原来耦合的功能模块独立建设,支持原有的业务功能,并且形成中心化建设的能力。本文以运营商订单中心平台为例,依据软件测试的相关理论,拟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内容,以及做好缺陷的管理与回归,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测试方式,从而更有效的完成整个测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软件测试的背景 1
1.2软件测试的技术研究现状 2
1.3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 3
1.4软件测试策略与方法 3
第二章 测试需求分析 5
2.1订单系统概述 5
2.2测试需求 5
2.2.1订单受理 5
2.2.2订单处理 5
2.2.3订单管理 6
第三章 测试用例设计 7
3.1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7
3.2测试用例实例 7
3.2.1表迁移数据检查 7
3.2.2数据稽核 8
3.2.3订单受理 9
3.2.4订单处理 11
3.2.5订单管理 13
第四章 测试环境搭建 16
4.1测试环境基础配置 16
4.2测试环境代码控制以及编译发布 16
第五章 缺陷管理 18
5.1缺陷管理生命周期 18
5.2缺陷管理流程实例 18
第六章 性能测试 21
6.1Jmeter工具简介 21
6.2Jmeter使用案例实例 21
结束语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绪论
1.1软件测试的背景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软件产品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其中产品质量影响到公司的产品战略、市场机会、以及成本人力等各个因素。软件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产商为了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逊于别人一筹而被淘汰和快速的占有市场,把软件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重要评判目标之一。质量不佳的软件不仅会使开发商的维护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会严重降低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信心,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如军事勘查、金融机构、航空航天等中使用质量有问题的软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软件测试作为防止和减少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软件测试不仅可以发现软件的缺陷并且修正缺陷,提高软件的产品质量,而且对后续软件产品的市场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软件测试在20世纪60年代被正式提出。1961年,美国大力神州际导弹的一个简单的软件错误导致其助推器毁灭,从此软件就此兴起。随着软件的发展,软件测试也随之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软件测试重要阶段
1、早期软件规模较小,复杂度相对较低,因此软件的问题就由开发人员在开发阶段调试时就加以发现和处理。
2、20世纪60年代后,软件开发者认为软件的故障或缺陷,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组织进行软件测试。但是是在软件开发全部完成之后进行软件测试,这就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排查错误。
3、1983年,Bill Hetzel定义了软件测试,即“软件测试就是评价一个程序或系统的品质或能力目的的一项活动”[1]。同一时期,Glenford J.Myer提出的软件测试定义是:“测试是以发现错误为目的而运行的程序或系统的执行过程”[2]。
4、20世纪80年代后,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程序甚至上千万行。软件的质量受到高度重视。
IEEE组织对软件测试做出如下定义:
(1)“使用人工或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量软件系统的过程,目的是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并找出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
(2)“软件测试是一门要经过设计、开发和维护等阶段的软件工程”。[3]
从这个时期开始,软件测试进入新时期,并且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5、20世纪90年代后,软件行业发展飞速,软件开发模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软件开发得到规范性的要求和约束,软件开发模式的多样化也使软件测试与之相辅相成,软件开发与测试开始出现融合。尤其是以敏捷开发模式为代表的新一代软件开发模式在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开始探索和实施,更多公司开始采用敏捷开发的模式进行开发与测试。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界限有相对的独立渐开始变得模糊,开发人员开始部分承担起软件测试的责任,软件测试人员也逐渐参与到代码开发中去,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逐渐融合起来。
1.2软件测试的技术研究现状
近20年来,对于软件测试来说,虽然软件测试在不断发展,测试工具不断涌现,自动化测试运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革。软件测试方法和理论基本还在沿用20世纪后期的研究成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软件测试应该有几大争执:
1、自动化测试与手工测试之争。随着软件测试成熟度的提高,加强自动化测试将是一个合理的趋势,这对于测试从业人员而言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自动化测试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测试,因为自动化测试的基础来自于测试人员对测试用例的思维与设计,测试从业人员应该将自动化测试作为一个提高测试效率的手段,而不应该是最终的目标。自动化测试工具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但是可以帮助优秀的测试人员更加出色地工作。
2、探索性测试与脚本化测试[4]之争。测试从脚本化测试的关注过程,到探索性测试更关注测试人员的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谁好谁坏,或者谁替代谁的问题。测试人员需要做的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
3、敏捷开发[5]模式下的敏捷测试[6]。敏捷测试更强调整体团队运作,强调将质量构建进产品而不是在生产出来之后再进行测试,强调自动化测试,和同时强调面向技术和面向业务的测试[7]。敏捷测试要求测试人员掌握熟悉范围之外的新技能,例如,测试驱动开发。软件测试行业将持续往前发展,而测试从业人员能否在这个平台中同步前进,这依赖于测试人员自己的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与不断交流。
1.3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qrs/44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