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含附件)

2019-12-09 15: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含附件)[20191209140304]
摘 要
在如今的社会,出版社资源配置的问题已经显得尤为突出,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
到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以及今后的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该问题的结论,我首先根据搜索到的历年的出版社的资料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我利用EXCEL和MATLAB对其进行计算分析,预测出了下一年的每种书号的实际销售量,其中,市场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和书号计划的准确度本文章仅仅从均值的角度去计算的;其次,对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我们依据各分社的工作能力、总社所能分配的总书号数和对于各个分社的申请量的约束进行优化处理,并通过LINGO软件运行处理结果;最后,又进一步综合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计划准确度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多目标规划模型,在此,考虑到建立的四个目标函数没有可比可加性,故我们利用无量纲化对各个指标进行了处理,又由于各分社会夸大其申请量,我们采用了“惩罚因子”对其申请量进行了适当约束,从而使得决策更具科学性。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源配置无量纲化LINGO多目标规划模型惩罚因子
目 录
1. 引言 1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1
1.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1
1.3 问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2
1.3.1 问题的研究思路 2
1.3.2 问题的研究意义 3
2. 模型假设与符号系统 3
2.1 模型假设 3
2.2 符号系统 4
3. 问题分析 5
3.1 市场占有率分析 5
3.2 市场满意度分析 5
3.3 计划准确度分析 5
3.4 单位书号销售量预测分析 6
3.5 书号分配方案分析 6
3.5.1 仅考虑经济效益 6
3.5.2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计划准确性 7
4. 模型建立 8
4.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8
4.2 无量纲化处理 8
4.2.1 极差标准化 8
4.2.2 指派方法 8
4.3 整数规划模型 9
4.3.1 仅考虑经济效益 9
4.3.2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计划准确性 10
5. 模型求解 11
5.1 06年各指标求解 11
5.1.1 课程教材的市场占有率 11
5.1.2 课程市场满意度 12
5.1.3 课程的计划准确度 13
5.1.4 单位书号销售量预测 14
5.1.5 模型的检验 15
5.2 分配方案的求解 15
5.2.1 仅考虑经济效益 15
5.2.2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计划准确性 16
6. 模型优缺点分析 16
6.1 模型的优点 16
6.2 模型的缺点 17
7. 对出版社的建议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1. 引言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书号(ISBN),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书号,二者有所区别。对于国际标准书号,是不包括定期出版的一些期刊的国际上通用的图书和独立出版物的代码;而对于国内标准书号,它是由ISBN和CIP二者共同组成的,其中ISBN位于书的封底,由条形码和一串数字组成;其中CIP是指图书再版编目数据,两者不可或缺;ISBN是通过新闻出版总署分配,分别分配给各个出版社,其中条文明确规定书号是不可以进行买卖交易的,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书号变成了稀有资源;CIP是通过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统一分发数据,并对其内容、规则和格式给予相关规定[1]。
资源配置,通俗的讲就是指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生产要素,将相对稀有的宝贵资源,综合其在多种用途上进行比较作出最终选择。所以说,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稀有的基础上,它的目的是使这些稀有资源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显然,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资源配置越合理,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就能越大化;反之,如果资源配置分配越不合理,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就会越低下。此外,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模式。计划是国家或者社会占主体地位,掌控着配置资源的绝对权力,所以保证其统一性与权威性;市场是市场占主体地位,使得资源配置接受市场上的价格指令,保持产权的独立性与分散性[2]。
出版社,顾名思义,它是指进行对一些有版权物品的出版活动的组织。而人力、生产、资金、管理等资源构成了出版社资源,并且这些资源都捆绑在ISBN上,经各部门运作之后形成成本与利润。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以出版社A为研究对象,建立起资源配置的数学模型[3]。
1.2 问题的提出与重述
对于一个出版社,它的出版资源主要是由人力、生产、资金以及管理等资源组成,这些资源最终都绑定在书号上面,通过出版社每个部门的运行与操作,形成最终的成本与利润,其中成本主要包括策划、编辑、生产、库存、销售、财务以及管理等其他成本。
本题我们将研究一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需要先结合每个分社所上交的生产计划、出版社的人力资源状况、出版社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再将书号数一定的书号公正合理的分配给每个分社,最终目的使出版社能够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出版社的书号总量总是小于每个分社所提交的书号申请量,所以总社需要争对这一现象,通过一些强势产品来控制书号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资源优化配置完以后,每个分社先根据实际所分配的书号,然后重新确定分社的出版计划。
总社每年所需要做的重要决策便是出版社的资源配置,因为它最直接的影响到出版社当年的经济效益,以及其长远的发展战略。另外,市场信息涉及商品的需求量以及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市场信息一般是不完全的,而且企业在数据收集与积累方面比较欠缺,我们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解决决策问题。
本文在附件中给了出版社所调查的一些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用建模的思想,解决下面四个问题:
问题一:根据01—05年该出版社的数据统计,计算出06年各门课程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计划准确度;
问题二:预测该出版社06年各门课程单位书号销售量;
问题三:仅考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给出该出版社对各个分社的书号分配方案;
问题四: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计划准确性,重新给出该出版社对各个分社的书号分配方案。
1.3 问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1.3.1 问题的研究思路
从上面问题的提出与重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书号的最优分配方案,而对于书号的分配方案,不仅需要考虑出版社当年的经济效益,还需要从出版社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我们最终通过建模的思想来解决该问题[4]。
首先,我们先考虑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效益,它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课程的销售量、课程的售价。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预测出06年的销售量以及售价。最终的决策变量是每个分社每门课程所分配到的书号数。显然,经济效益是一个简单的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只要找出约束条件,通过LINGO软件计算出最优书号分配方案[5]。
其次,我们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通过对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课程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计划准确度是影响出版社长远发展因素。那对于这三个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直接通过EXCEL进行数据处理,预测出06年各门课程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以及计划准确度[6]。
最后,我们结合经济效益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显然将经济效益的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转变了一个多目标的线性规划问题,而且这四个目标之间并没有关联性,也就是说他们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加减乘除。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我们可以利用极差标准化以及指派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最终使四个目标函数之间具备可加可比性。当这四个目标函数量化之后,我们可以将四个目标函数转变为一个目标函数,接下来的思路就类似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函数,只需要找出约束条件,通过LINGO软件计算出最优书号分配方案[7]。
1.3.2 问题的研究意义
出版社资源配置的问题是一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般决策的问题。该模型的建立,成功地应用于出版社书号的分配。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应用经济预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下,整数规划模型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资源配置,如人才的分配,资金的分配等等,这些问题的求解都离不开整数规划模型,所以,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8]。
2. 模型假设与符号系统
2.1模型假设
(1) 假设市场环境稳定,忽略市场不完全的影响,A出版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稳定。
(2) 假设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无太大误差与错误。
(3) 假设附件2中被调查者对使用书的满意度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无关,用“评价满意度”表示A出版同一课程不同书目的满意度。
(4) 假设课程相同但是书目不同的教科书价格与销售量均无太大出入,则相同课程不同书目的价格与销售量可以分别用课程均价与平均销量来对其表示。
(5) 假设出版社的各项能力基于平稳,无太大变化。
(6) 假设每个分社没有虚报书号数且分社分到的书号数大于计划申请书目的二分之一。
(7) 假设A出版社分配的书号书目总数为定值。
(8) 假设A出版社对教材以保持对任意教材利润同一为基准进行定价。
(9) 假设所有课程的属性都只有统计8个分社中给出的64门课程使用的教材,不考虑其他类的课本。
(10) 假设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市场满意度、计划准确度的重要性相同,即它们地位相同。
2.2 符号系统
表1:符号设定与解释说明
符号 解释说明
分社编号, =1,2,,8;
每个分社的课程编号;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所分配得到的书号数(决策变量);
第 个分社分配到的书号数;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每一种书目的价格的均值;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每一种书目的销量的均值;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的申请书号数;
第 个分社的申请书号数;
第 个分社的最大工作能力;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的市场满意度指标;
无量纲化之后的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的市场满意度指标;
无量纲化之后的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每种书号的平均经济效益指标;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的教材数的市场占有率;
第 个分社的申报准确度;
第 个分社第 门课程计划的准确度;
出版社的总的可供分配书号数;
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指标函数;
出版社的市场满意度指标函数;
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指标函数;
出版社的计划准确度指标函数;
分别为四个指标 的权值;
3. 问题分析
3.1 市场占有率分析
在资源配置中,课程市场占有率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课程教材之间的竞争力。如果某门课程教材的市场占有率的比值越小,就说明该课程教材相对不受欢迎,优势不明显;相反,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比值越大,就说明该课程教材越受欢迎,所占优势就越明显。所以说出版社的出版决策,在考虑利润的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占有率,并将课程教材的市场占有率作为课程强势产品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附件2,分别计算出A出版社64门课程01-05年的市场占有率;其次,在根据01-05年的计算数据,通过求均值的方法,将市场占有率的均值作为06年课程教材的市场占有率。
3.2 市场满意度分析
在资源配置中,课程市场满意度是作为出版社长远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某门课程教材的市场满意度低,也就意味着该课程教材不受读者的欢迎;相反,如果市场满意度高,就意味着该课程教材受读者的欢迎。所以说出版社的出版决策,还要讲市场满意度考虑其中,并将课程教材的市场满意度作为课程强势产品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附件2,分别计算出A出版社64门课程01-05年的市场满意度;其次,再根据01-05年的计算数据,通过求均值的方法,将市场满意度的均值作为06年课程教材的市场满意度。
3.3 计划准确度分析
在资源配置中,课程的计划准确度影响着计划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如果计划远大于实际需求,会产生供大于求;如果计划远小于实际需求,会产生供不应求;如果计划与实际需求相当,会产生供求平衡。由此可见,计划准确度也是考虑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将课程的计划准确度作为课程强势产品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附件3,分别计算出A出版社64门课程01-05年的计划准确度;其次,再根据01-05年的计算数据,通过求均值的方法,将计划准确度的均值作为06年课程教材的计划准确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rjgc/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