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p的汽车驾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字数:12826】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2
1.2.1研究内容 2
1.2.2组织结构 2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 3
2.1相关支撑技术 3
2.1.1JSP 3
2.1.2UML建模 3
2.1.3MySql数据库 3
2.1.4MyEclipse 4
2.2小结 4
第三章 系统分析 5
3.1可行性分析 5
3.2业务流程分析 6
3.3需求分析 7
3.3.1系统性能分析 7
3.3.2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8
3.3.3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8
3.4功能分析 8
3.5小结 10
第四章 系统设计 11
4.1体系结构 11
4.1.1表示层 11
4.1.2业务层 11
4.1.3数据层 11
4.2功能设计 12
4.3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数据库设计 14
4.3.1设计原则 14
4.3.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4
4.3.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9
4.4小结 24
第五章 系统实现 25
5.1运行环境 25
5.1.1硬件平台 25
5.1.2软件平台 25
5.2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25
5.2.1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25
5.2.2管理员模块实现 28
5.2.3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29
5.2.4学员管理功能模块 30
5.2.5教练管理功能模块 32
5.2.6车辆管理功能模块 33
5.2.7公告管理功能模块 34
5.2.8预约管理功能模块 34
5.3关键技术 36
5.3.1身份认证及权限控制 36
5.3.2转换Unicode码 37
5.3.3JDBC进行数据库的操作 37
5.3.4避免SQL注入式攻击 38
5.4小结 37
第六章 系统开发的影响 38
总结与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1
第一章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随着汽车开始走进家家户户,为了交通的便利与快捷,几乎每户人都配有一辆汽车,人们对于驾校培训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工作或是学习的原因,人们往往没有时间去驾校进行预约培训以及选择教练等操作。对于驾校而言,拥有一套成熟可行的驾校管理系统也是在行业竞争中吸引学员所必不可少的。有意向驾校培训的学员大多数往往由于时间的拮据在选择驾校上肯定倾向于能在线下完成各项预定功能,从而节省时间的驾校。在此基础上,开发此次的课题——基于JSP的汽车驾校管理系统,实现一系列的功能操作,来达到节约通过驾校学习的人群的时间以及驾校方面更高效管理培训的目的。
通过汽车驾校管理系统的建立:
①提升驾校企业的形象
拥有一套成熟管理系统的汽车驾校可以方便学员对驾校企业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那就是方便快捷以及可靠。花费一定成本去建立以及完善系统给学员提供便利的驾校企业必定是值得信赖的,会得到更多学员的青睐。
②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高效率运作的社会中,信息的时效性体现的尤为重要。通过汽车驾校管理系统的辅助,可以将驾校的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并且共享给用户。使得驾校的运作更加高效,管理更加清晰具有条理。。
驾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为操作工具,以驾照考试流程为依据,把驾照考试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从繁杂的各项手续之中解放,从而提提高整个考试流程的工作效率。通过驾校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要的数据,这些操作在系统代码的支撑下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学员和驾校的管理人员通过进入系统界面,输入一些简单的信息登录就可以进行对整个驾照考试流程的操作。
该系统采用B/S模式来设计,在异乡没办法赶回来报名的学员也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考试报名、考试预约等操作,从而达到节约时间,高效完成整个驾考流程的目的。
1.2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2.1研究内容
驾校考试是一个驾驶员基本技术入门的垫脚石,我国目前在驾校考试事业方面也是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以及精力去加速该事业的发展。驾校管理系统在行业中作为一种方便考试减少流程手续的应用管理软件,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整个考试流程并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一次性投资建设高质量的具有一定体系的驾校管理系统是推动驾校考试向下一个阶段发展以及管理当代驾校考试的关键步骤。
正是因为认识到校学员预约管理系统对驾校学员与考试的重要意义和目前学习系统的不足,论文从驾校本质出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当代驾校在社会的现状出发,实现了驾校管理系统的完成,并且拥有用户个性化体验、多种功能交互页面。此次的课题研究丰富了相关应用型管理软件的开发实例,并对于驾考模式又开发出了新一阶段的用户体验。对于JSP以及JAVA环境下的管理系统的开发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及开发意义。
1.2.2组织结构
本文对于现代化汽车驾校管理系统作为研究的基准以及起始点。利用JSP及JSP2、UML建模等技术对于符合现代化驾校考试要求的应用软件进行分析和实现。第一可以实现驾校报名以及各项流程的网络实时操作,其次也是发挥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最后应用了相关技术在此次需求分析以及最后的实际实现和测试,也是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rjgc/8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