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狮设计者学习分享社区的设计与实现【字数:15059】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1.1 行业背景 1
1.1.2 设计工作现状 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2 相关技术概述 4
2.1 瀑布流 4
2.2 权限管理 5
2.3 WebSocket 通知 5
2.4 数据存储技术 6
3 需求分析与建模 7
3.1 可行性研究 7
3.2 功能需求分析 8
3.2.1 用户管理 9
3.2.2 菜单管理 10
3.2.3 数据字典管理 10
3.2.4 站点监控 11
3.2.5 通知管理 12
3.2.6 找寻灵感 12
3.2.7 社区问答交流 13
3.2.8 博客创作 13
3.2.9 素材采集 13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14
3.3.1 易用性需求 14
3.3.2 安全性需求 14
3.3.3 可靠性需求 15
3.3.4 可扩展性需求 15
4 软件设计 16
4.1 软件概要设计 16
4.2 数据库设计 17
4.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17
4.2.2 数据库逻辑设计 22
5 软件实现 27
5.1 软件开发环境 27
5.2 主界面设计 27
5.2.1 “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设计狮”网后台 27
5.2.2 “设计狮”网前台 40
6 总结与展望 56
6.1 工作总结 56
6.2 未来展望 56
参考文献 57
致谢 58
绪论
课题背景
行业背景
从2000年至今,我国最初在网络经济时代以通信作为主,逐渐转变到如今新经济时代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国家也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口号,提出“互联网+”的新导向。在国家和市场的相辅相成下,我国的信息经济正在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跨界融合、转型、创新、新生,在不久的将来以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将会带着新的趋势、新的特征到来。
“没有人能够幸存”——美国论坛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萨姆泽尔这样形容报纸的未来,曾经非常辉煌的平面设计杂志Graphics面临着影响力急剧下降,不得不停刊。在我国的1985~1989中,设计行业中主要为平面设计,1990年之后主要为广告设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对品牌设计、人机交互设计、三维空间的重视度和关注度愈发高涨,中国的设计行业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例如,设计师正在被重新定义:UI、平面设计等等专业领域正在被整合成一个职业,设计师们除了页面内容排版、页面设计、平面设计外,还有图形绘制、人机交互等等,虽然设计行业工作者们解决的问题仍旧是“人机交互”,但是标准已经大幅提高、能力范围也更广。同时衍生出了新的职业——全栈设计师、全栈工程师、视觉设计师等等。
社区的概念来源于社会学,是指由多个节点(通常是组织或个人)通过一种或多种特殊的关系进行相互连接,从而组成的网络社会结构,其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沉积已久的六度分割理论开始凸显其社会价值。
在Web2.0 到来时,社区服务开始在互联网上提供,并积聚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随着电子设备的愈发普及,在线上社区中参与活动、学习、交流、分享、展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在工作、生活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Web3.0时代,人们不再限于普通的信息互动,而是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更开始著重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逐渐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设计工作者们由于工作特性,往往需要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可能的资源——杂志、书籍、展览、网络媒体、同行作品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眼界、提升审美、积累素材。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行业对于设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愈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活、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工作者主要通过互联网媒体与同行分享、交流、找寻灵感、寻找素材等等。
对于传统设计工作者活跃的网站社区而言,主要分为几种类型:以freebiesbug为例的资源/素材下载;以作品赏析;以colorhunt为主的分享配色方案;以foodiesfeed(美食照片)、 newoldstock(老/怀旧照片)为例的针对某个类别的作品集“展览”,以 Behance为例的灵感找寻;以unsplash为例的图片集资源;以字体口袋为例的字体资源等等。
设计工作现状
虽然主流的设计工作者网络社区、平台中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日常工作的大部分内容的解决方案,我们在与设计行业中的朋友交流本课题的最初的确定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网络社交的空缺。正如,当前市面上虽然有众多的音乐播放软件,但是网易云音乐却强调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从而引导用户将该播放软件当作情绪的出口。
众多设计工作者往往不仅仅把设计当作工作,而是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么网络社区除了是一个资源、素材、作品的聚集地,行业中的朋友们认为它们还可以作为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同仁们的“秘密基地”。一个好的交流、分享、讨论的网络平台则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新的需求。
另外,现有的社区建设往往在单个建设项上有着相互独立的系统,往往形成一个各自为政的局面。往往设计工作者需要登陆不同的系统、平台针对性解决不同的需要。行业中的朋友则希望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聚集地,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rjgc/8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