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

2019-12-12 17:0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20191212165450]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
自从供应链管理理念随着现代物流理念传入中国以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加快,供应链管理在国内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制造、连锁零售企业等在提出供应链的战略并构建高效的物流系统时,也愈来愈将供应商的评价体系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内容。面对国内外众多的供应商服务企业,企业的管理者,正面临着一个涉及到相关控制成本、服务改进的复杂选择决策。因此,如何能够在迅速变化的物流产业中进行评估,并寻找适合到本企业的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建立了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然后采用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综合评判方法,对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实例应用中建立了符合于F 公司特点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分级指标的权重;采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对 F公司的供应商进行了优选并排序;其中采用MATLAB 编程方式,对专家主观排序和模型输出排序进行检验,结合 F 公司的实际操作状况,证明该模型和方法有效。
摘 要 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连锁零售管理;供应商;绩效评价;TOPSIS
Key words: Retail Chain Management; Suppliers; Performance Evaluation;TOPSIS目 录
ABSTRACT Ⅱ
目 录 Ⅲ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 3
2.1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概念及类型 3
2.2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特征 3
2.3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特征 4
第三章 基于TOPSIS方法连锁零售供应商绩效评价 6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6
3.1.2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方法 6
3.1.3 评价指标体系 7
3.2 基于改进的TOPSIS评价方法 7
3.2.1 现有评价方法概述 7
3.2.2 改进的TOPSIS 9
3.3 评价实施步骤 12
第四章 实例应用 13
4.1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F 公司现状 13
4.2 F公司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3
4.2.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13
4.2.2 构造判断矩阵 14
4.2.3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16
4.3 运用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进行供应商评价 20
4.3.1 构造决策矩阵 20
4.3.2 构建加权决策矩阵及计算正负理想解 21
4.3.3 计算欧氏距离及相对贴近度 22
4.4 供应商评价结果 22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25
5.1 结论 25
5.2 展望 25
参考文献 27
附录 2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连锁零售企业受到供应商的绩效影响越来越大。连锁零售企业怎样与上游企业建立紧密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益最大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资源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能够切实提高自身实力的战略资源,在自己的产品研发、制造过程甚至是进入市场的过程中融入供应商的资源,结合多方优势,降低成本,减少库存,缩短产品的生产制造周期便显得更加重要了。
供应商的评价及选择是连锁零售供应链的源头,有效的评价和选择供应商可以推动整个连锁供应链的发展,否则将使整个供应链失去推动力,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发展。首先,它可以指导连锁零售企业制定正确的供应商管理策略。维护与发展与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快速准确的识别有潜力的供应商。其次,它可以提高连锁零售企业的采购效率,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能够及时获得维持企业经营的优良产品。
本文通过对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供应商现行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改进现有陈旧的评价体系,选择和改进评价指标,采用更加合理客观的评价方法,为 F 公司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供应链管理条件下的供应商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更加科学合理,选出更为适合的供应商作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达到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紧密协作,实现“双赢”或“多赢”,最终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一个公司只能了解和掌握到供应商的局部信息,这就可能导致企业在作决策时不能保证客观和全面。如果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便可以使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相关能力和信息。从而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供应商中挑选最合适的,加盟到供应链中,最终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日益增长的终端客户和市场需求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企业将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到战略位置,通过提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选择供应商,采取更好的产品,将原材料更迅速地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中,从而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3)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日益增长的最终用户需求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导致了新产品不得不加快推陈出新的步伐。为满足特殊多样化需求,企业不得不储备库存,自然库存成本增加了。有效的供应商绩效评价可以规范采购过程,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间接减少或以合适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采购,从而也降低了库存成本。这最终就会促进新产品的研发,获得更加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 目前,面对国内外众多的供应商,核心制造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选择决策,涉及到相关的控制成本、服务改进之间的权衡。因此,如何能够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下,改进和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已成为制造企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是遵循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无论是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介绍连锁零售管理模式的概念、类型及特征;对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评价方法的选择,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建立F公司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AHP的TOPSIS评价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评价过程,然后运MATLAB对评价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到评价结果,为F公司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第二章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
2.1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概念及类型
“所谓连锁,一般认为,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店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了都差不多)的店铺里,出售某一种(或某一类、某一品牌)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这些同时经营的店铺就被称为连锁店,这种经营模式则被称为连锁经营。”
连锁企业的出现,被认为是零售业的第三次变革,原因是它从此改变了商业组织的形式,由单体店向组合店的方向发展。从 1859 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建立的第一家连锁店到现在,经过近150余年的发展,零售业的各种经营模式中,连锁经营模式被证明是发展最快,最有活力及潜力的经营模式,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普遍采用。连锁零售企业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存在方式。连锁经营的关键是高效率的管理,实施网络化经营的连锁组织,必须依靠标准化、规范化的系统管理。整个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由高层战略管理、中层督导管理、基层作业管理组成。下面我们详细探讨一下连锁经营模式:
(1)直营连锁。也称正规连锁,连锁的各门店由连锁经营公司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控制下,开展统一经营。以同一资本直接采取连锁经营的门店称为直营店,也称连锁店。1859 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简称 A&P)建立的第一家连锁分店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直营连锁组织。
(2)自由连锁。自由连锁也称自愿连锁,它由若干个门店或企业自愿组合起来,在不改变各自资产所有权关系的情况下,以共同进货为纽带开展经营。1887 年,美国 130多家食品零售商联合起来,共同投资成立了一家联合批发企业,以对抗大型连锁公司的垄断。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家“自由连锁”的商业组织。
(3)特许连锁。特许连锁也称合同连锁、加盟连锁、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同总部签订合同,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商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开发商品的特许权,经营权集中在总部。加盟连锁店的门店均为独立法人。以特许连锁方式经营的门店称为加盟店。1865 年,在美国成立的胜家缝纫机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特许加盟连锁店。
2.2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特征
连锁经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多店铺组织。我国《连锁经营管理规范意见》规定:连锁店应由10个以上门店组成。
(2)网络化经营。连锁公司通过对上游企业的控制建立供货网络,通过门店扩张控制最终市场,并通过信息网络把两者有机地连接起来。
(3)标准化管理。以此来确保连锁门店的统一形象,稳定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并控制人为因素对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上三项特点,又可总结成如下八个“统一”:
(4)统一经营。大型零售企业总部要对各连锁店实行统一管理。
(5)统一采购。连锁零售企业实行统购分销,连锁店向总部提出要货计划,商品由总部的采购中心负责采购。
(6)统一配送。连锁经营实行“配送中心制”,配送中心承担成员店铺储存、配送、送货以及包装、加工等物流功能。
(7)统一商品价格。总部集中采购、供应的商品,由总部统一定价,成员店铺价格的调整必须通过总部来决定。
(8)统一核算。各成员店铺采取报账制的方法,各连锁店要将货款统一送到总部指定的银行交款,由总部直接与该银行进行结算和信贷业务。
(9)统一标识。连锁店的名称,外部的装饰、装潢、色彩、商品陈列、货架放置、营业员的服饰等都是统一的。
(10)统一营销策略。连锁店在营销活动中将采取统一的营销策略,既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又能加深顾客对连锁店的认识和信任。
(11)统一服务规范。
2.3 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特征
连锁零售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是零售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同时也对整个零售供应链的运作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连锁零售业供应商相比其它行业的供应商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
(1) 产品性质不同。零售企业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商品销售给顾客而进行采购,采购的产品主要是产成品或终端消费品,而且生产企业更关注产品的质量,零售企业更关注商品的销售情况。
(2) 产品多样化。此类商品进行供应商选择时,零售企业不可能像生产企业那样选择尽可能少的供应商,而是尽量满足顾客需求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数量的供应商。
(3) 竞争激烈。所供应产品往往面临着多家供应商竞争对手,竞争激烈。
(4) 信息化时代。有利于企业和供应商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实现需求预测、库存状态和生产计划等信息的集成,双方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才能稳固并得以加强。
(5) 供应商自身侧重点。连锁零售供应商大多注重于价格、数量、质量,但在强调专业分工以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企业间的竞争重点已经逐渐转变成各自供应链运行绩效的竞争,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将定制化的产品送交到顾客手上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第三章 基于TOPSIS方法连锁零售供应商绩效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通常意义上,对于体系的一般涵义确定为:一个把某种很有规律的相互依赖且相互作用的关系统一起来,这种事物的集合体;或者用另一种说法:就是一种由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性质所形成的,包括各部分的自然结合,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总而言之,指标体系,也就是就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且相互制约的指标所组成的一个科学的、统一的、完整的总体。评价指标是描述实际被评价对象的属性或特征数量表现的概念和数值。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由若干个互相关联的评价指标多构成的体系,用来说明被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建立连锁零售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借助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并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能够全面的、系统的评价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并且要能综合考虑影响配套服务的各种因素,使评价者能够客观的掌握供应商企业的全貌。
(2)系统性、层次性原则
要求指评价指标应能分出层次。每一层次都有逻辑关系,要能反映企业运作的各个不同方面。并且要能够在每一层次突出重点。
(3)独立性、代表性原则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