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微博主题文献的被引计量与分析cssci数据

2021-01-26 21:40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要: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之间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于博客的系统。随着微博的兴起,研究微博的文献也逐渐增多。本文以CSSCI被引文献为数据来源,检索篇名中出现“微博”的期刊论文,分析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类型、期刊分布、主题热点以及核心著者与单篇被引,从而确定我国微博研究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核心著者和研究规律,以及微博研究的主题内容与热点,为相关学者更有效的利用现有文献及选题提供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2
二、 国内外微博研究的基本情况 2
(一)国外微博研究概况 2
1.微博内容的数据挖掘 2
2.微博的递送和传播 2
3.微博用户 2
4.微博的功能 2
(二)国内微博研究概况 3
1.微博的传播 3
2.微博的理论研究 3
3.微博用户 3
4.微博的功能 3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
四、被引文献分析 4
(一)被引文献年代分布 4
(二)被引文献类型分布 5
(三)微博研究主题热点分析 7
(四)核心文献著者与单篇被引分析 9
1.核心文献著者分析 9
2.单篇被引分析 10
五、结语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表1 20062015被引文献年代统计 4
表2 被引文献期刊统计 6
表3 微博研究主要关键词及词频 7
表4 微博研究核心作者 10
表5 单篇被引频次15次以上文献统计 11
图1被引文献数量统计图 5
图2 被引文献文献类型分布 6
图3 微博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8
图4 微博热点主题图谱 9
图5 核心文献著者频次统计 10
微博主题文献的被引计量与分析基于CSSCI数据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引言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36次(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该《报告》中的各项数据进一步表明了互联网对我国公众的重要性,截止至2015年6月30号,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该数据也显示我国微博的用户规模为2.04亿,网民使用率为30.6%,微博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SSCI为数据来源,对微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引文分析方法比传统的发文统计法更加的科学有效,且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计量方法,对研究相关学科结构和研究学科主题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所以可以采用引文分析的思路来探讨我国微博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规律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微博今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帮助。
国内外微博研究的基本情况
微博作为当下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拥有很多特点如:易操作、传播快、更新快等。这种利用各种现有的通信技术,充分结合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分享并获取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迅速走红全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快速地了解到当下的社会突发事件、企业公众人物近况以及热门讯息等大家关注的热点,因此也掀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微博研究的高潮。
(一)国外微博研究概况
Twitter作为一种新型微博即时通讯服务在美国闻名于世之后,微博就这样迅速在全世界也得到了飞速发展。C.Cuddy[]等人将Twitter定义为“允许用户发布在网络上的一种新型社交应用平台。”对于微博的研究国外研究人员相对系统和全面,不同作者的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大致分可以为以下几点:
1.微博内容的数据挖掘
Simon研究了对微博进行内容分析时,探讨了如何进行多种语言同时存在而统一语言识别的问题,在Twitter特定领域中的特选用户所发文本作为特征样本,利用获得到的特征样本进行统一语言识别[]从而进行内容获取。
2.微博的递送和传播
TingKins、I-Hsing 通过搜集用户信息和社会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传播和推送方式,为微博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机制[]。Stieglitz S对人们的转发行为进行了模拟演化,创建了新型人类动力学模型助力于推导用户的转发行为,研究结果得到,通过一种改良的流言传播的SIR模型,模拟出流言辟谣措施影响流言传播模型,从而得出利用微博社区来减少流言的扩散是最有效控制流言舆论的措施[]。
3.微博用户
Oulasvirta A提出微博用户为了维持其粉丝的兴趣不少微博用户频繁更新内容,用户动力长久性是取决于用户是否能够得到互惠和反馈。在此Oulasvirta A基于微博的文本特征,将微博用户和粉丝分别作为入度和出度来描述,根据聚类系数和幂律特征,得出微博更新内容的分布指数与各用户的感兴趣程度呈现正相关。随着程度的增加,指数上升越快[]。
4.微博的功能
Ryong L利用微博的地理标签来采集信息,监测地方区域性社会事件,通过微博的地理标签与发布内容就能进一步分析出地方区域的热点事件、突发事件及舆论信息[]。Ehner M通过研究微博在高等教育学习中的作用,指出微博可以用于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活动,这种基于网络的高等教育在今后也将会越来越普及[]。M argues A认为微博是基于读者的,同一认为微博可以在学习活动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学习的氛围,读者和读者之间可以建立起互助的学习关系,并可以形成讨论组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二)国内微博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微博研究始于2006 年,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逐渐出现了大量微博研究的综述和述评。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微博的传播
王莹莉和张敏采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了微博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目前国内在微博研究的传播及运作方面上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但有关微博用户、微博文本内容、微博的功能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规范的研究体系[]。王晓兰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微博进行述评,她认为国内微博研究的重要主题是创新和变革,由于微博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典型融合性新媒体形态,所以微博研究成为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同时微博也为我国新媒体的传播及其理论基础扩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4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