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研究(附件)

2021-04-05 11:0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部分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的信息素养现状,从而探讨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一共收集了380份有效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堪忧。第二,随着年级的升高,研究生信息素养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第三,专门的信息素养类课程对研究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是最有效的。第四,接触文献数据库的时间越长,其信息素养水平越高。最后,本研究从国家层面、高校和研究生自身层面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和前瞻性建议。
目录
一、 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3
(一)信息素养 3
(二)研究生信息素养 3
(三)信息素养评估标准 4
三、研究生信息素养数据收集 4
(一)调查问卷设计 4
(二)调查问卷发放 5
四、研究生信息素养调查结果 5
(一)样本分布特征 5
(二)问卷的信度 6
(三) 问卷的效度 6
(四)信息素养各维度水平分析 6
1、信息意识 6
2、信息知识 7
3、信息能力 9
4、信息道德 10
(五)用户信息素养个体差异分析 11
1、性别、学科、上过何种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接触互联网时间与信息素养差异性比较 12
2、年级、本科院校、接触文献数据库时间与信息素养差异性比较 12
3、用户信息素养个体差异分析 13
五、 研究结论及对策 14
(一)研究结论 14
(二)对策与建议 14
1、国家层面 14
2、学校和个人层面 14
六、结语 15
附录 17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研究
引言
Information knowledge;Information ethic
引言
21世纪既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已然成为了促进科学技术、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社会经济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研究生阶段,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学术研究,想要出优秀的学术成果,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有较高的研究起点。然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有所缺失在近年来一直被不断提出。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国内外权威标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理解建立了一个针对高校研究生的信息素养评估标准,并以此标准对全国范围内但主要是南京地区的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综合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利用SPSS、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统计结果,旨在推进我国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及信息素养评测。
二、文献综述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当代大学生和研究生都忽略的一个重要素质之一,它所要求的技能不仅仅是对信息的获取、识别等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如何运用收集到的基本信息去创造新信息,得到新知识的能力。并且信息素养的含义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国内对信息素养做了一定的研究:陈维维指出信息素养是“个体对目前任务所需求信息的类型,采集信息,以及如何加工、播散和制造信息的能力”;钟志贤的表述“合理利用信息本源,确定、评估、应用和创造信息,其本质是信息能力。 张亚莉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人认识和表达信息,利用信息工具查找、获取、整集和利用信息,由信息观念、注意力、态度等和伦理为支撑下组合形成的稳定技能和品质。”张长亮等[9]对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具有新媒体信息敏感性、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搜索、利用云存储技术储存信息等观点,最终建立了包含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三个维度的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生信息素养
国内对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做了一定的研究:舒燕的硕士论文《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一以苏州大学为例》通过探析背景变量对硕士研究生信息修养的作用效力,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措施;学者史亚楠在《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调查与提升建议》中对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对石家庄市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个体、整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化问题用统计分析法进行了探究。通过文献回顾发现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起步早,成果也较为显著,我国高校信息素养的研究热议于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对硕士研究生的相关研究较少,参考文献有限。针对硕士研究生个性特点的信息素养提升建议不足,欠缺理论指导实践,建议局限且笼统,针对性不强。不同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问题也不大相同。
(三)信息素养评估标准
国外比较权威的信息素养评估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另一个是英国信息素养评估标准。以这两个标准为基准,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张兵[18]阐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其建立的标准体系将每个一级指标都下分为认知指标、技能指标两种,其中信息的筛选、评价和利用等被概括为信息研究能力,信息伦理、信息使用时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被概括为信息自制能力;赵飞、肖珑[7]对国内主要的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选择最为通行的ACRL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高校学生的需求现状及评测可行性建立了信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并利用北京大学信息素养能力评测平台建立了信息素养评测题库,题目以单选或多选的形式考察被测者的信息素养常识及实际情境问题解答能力。在我国, 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很多, 但尚未出台一个通用的标准,许多学者的研究往往不能把握住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重点,评估指标的设立有时也并不是很科学,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差强人意,有关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更是少上加少。正因如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的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评估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研究生信息素养数据收集
(一)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5大标准和22项执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本论文共设计了37个选择问题。问卷内容包含5个方面: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2信息意识情况;3信息知识情况;4信息能力情况;5信息道德情况。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学科、本科院校、是否上过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接触互联网时间、接触文献数据库时间7个问题。信息素养具体情况采用Likert5等级评分法进行研究。李克特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其中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知识、信息道德4个维度。5级评分法为:完全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不一定(3分)、同意(4分)、完全同意(5分)五个等级。总分30~150分,分值越高表明信息素养越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5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