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居民出行定制化服务体系构建
1 引言 1
2 南通市发展现状分析 1
2.1 南通市经济现状 2
2.2 南通市人口现状 2
2.3 南通市交通现状 4
3 公交满意度调查 5
3.1 调查结果统计 5
3.2 南通公交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4 南通实施定制出行的必要性 9
5 南通市居民定制化出行调查及数据分析 10
5.1 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11
5.2 定制出行相关数据分析 15
5.2 南通市实施定制化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17
6 南通市居民出行定制化服务体系构建 18
6.1 服务定位 19
6.2 组织机构设置 19
6.3 运营模式 21
6.4 组织管理 24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附录一 29
附录二 30
附录三 31
1 引言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系统的支撑,其中公共交通作为低成本、大运量的出行方式,在一个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的水平都与所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更多的配套的交通设施的支持,而现有的交通配套设施想要满足这部分需求还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出行者对机动化交通的准点率和舒适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此造成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的影响是,城市公共交通所提供的运量无法满足高速增加的出行需求,现状公共交通单一的服务模式无法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多元化。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来丰富南通市现有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
现行的公共交通服务大多数都是按照运营商所指定的线路、站点、时间来提高出行服务的,为了更好的满足居民出行的新需求,公共交通服务想乘客导向转变,是适应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多元化趋势的有效途径。定制化居民出行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交通服务来满足个性化的出行需求,进一步丰富了城市交通的辅助客运系统,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8]。作为一种集约化的出行方式,定制化居民出行既可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速度和舒适度等),还可以对缓解交通拥堵,推动节能减排,改善客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 南通市发展现状分析
南通坐落于江苏东南部,东临黄海,南邻长江,如图2-1所示,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与经济发达的伤害以及苏南其他地区隔江相望。
南通市全市面积80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70平方公里[14]。南通市由港闸区、崇川区、经济开发区构成的带状组团式城市,三个分区各具特色,城市职能各有侧重,相对独立,中间以自然地形相隔以主干道相连。通吕运河以西、以北为港闸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崇川区为通吕运河以东、以南、海湾引河两侧,狼山风景区以北的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贸易中心;开发区用地范围即狼山风景区以南,以港口工业和仓储业为主[14]。
图2-1 南通市地理位置
2.1 南通市经济现状
在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南通市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8.40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4.9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977.53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2815.97亿元,增长10.5%。在2015年的全市总的GDP中,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5.8%,45.8%和48.4%,如图2-1所示。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工业增加值,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图2-1 2015年南通市产业结构
在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在新常态下,南通市2015年经济平稳运行,人均月收入5101元,人均月支出3824元。
2.2 南通市人口现状
截止2015年年末,南通市共有户籍人口766.5万人,常住人口729.8万人。表2-1反映了2010-2015年南通市的常住人口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近年以来,南通市的常住人口总数相对稳定,在730万人左右。
表2-1 南通市2010年-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
时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全市人口 728.2 728.9 729.7 729.8 729.8 730.0
从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0-14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03%,15-64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2.86%,总人口中的16.51%为65岁以上人口,如图2-2所示。从图2-3中可以看出,南通市65岁以上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全国的8.92%以及江苏省的10.88%,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反映出了全社会人口严重的老龄化现象。
图2-2 南通市人口年龄结构
图2-3 南通市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与全国以及江苏平均水平比较
从性别结构上来看,2015年末,在南通市766.5万的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为378.07万人和388.44万人,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7.28%和52.72%,如图2-4所示。这与全国男女比例相反。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南通市的产业结构,南通市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最为发达,由于常住人口包括从南通市以外来的人口,不包括出南通市的外出人口,而外来人口中多以从事服务行业的女性为主,外出人口中多以从事建筑行业的男性为主,因此南通市市的常住人口性别比呈现男少女多的现象。
图2-4 南通市人口性别比例
2.3 南通市交通现状
目前,南通市的交通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南通市正在努力成为整个区域内的交通枢纽城市。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使得南通市顺利的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图2-5 南通市区快速路布局
在市区道路方面,南通市市区的道路快速交通布局总体呈现出了“一轴一环八射”的结构。如图2-5所示。
“一轴”为:通富路——通启公路——外环东路;
“一环”为:快速东路——通沪大道——啬园路——长江路——外环北路;
“八射”分别为:长江北路——宁启高速、通宁大道——宁启高速陈桥收费站、通京大道——宁启高速横港收费站、外环北路——通州金沙、青年东路——金沙方向、通沪大道——宁启高速小海收费站、星湖大道——沿海高速竹行收费站、东方大道——沿海高速开发区收费站。
在道路等级方面,南通市区的道路整体上不太合理,其中,主干道长度为214.68km,密度0.605km/km;次干道长度为59.21km,密度0.167km/km。在整个道路结构中次干道比例偏低,城市道路功能不明朗,缺乏城市跨塑料与对外交通连接。
图5-3 南通市居民出行目的分布
5.1.3 方式特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2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