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行为及改善方案设计

2020-11-18 23:2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 录
1 引言 1
1.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基本内容和方法 3
2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调查问卷量表的编制 3
2.1 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3
2.2 问卷的前测分析 4
2.3 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6
2.3.1 效度检验 6
2.3.2 信度检验 17
3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行为测评 18
3.1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与处理 18
3.2 测评模型的建立 29
3.2.1 模型构建 29
3.2.2 参数标定 32
3.2.3 影响小汽车出行者选择公共自行车因素分析 34
4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的改善方案设计 37
4.1 提高服务水平 37
4.2 提高舒适性 38
4.3 改善出行环境 39
4.4 提高便利性 40
结 论 42
致 谢 43
参 考 文 献 44
1 引言
随着城市住宅区建设的迅速扩展,城市居住区、工作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衔接处存在大面积的空白区域,给旅客带来的不便,同时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促使人们开始重视低碳交通,自行车交通在世界范围内复苏。所以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经济并且环境友好的新工具,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填补公共交通的盲区。
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低碳、健康、环保、方便、灵活的特点,在城市的发展过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程中逐渐受到重视。2006年,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开始引进公共自行车系统。 2008年,杭州市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系统,在政府和运营公司的积极运作下,形成了公共自行车风的激增,大量的城市效仿杭州,如上海,武汉等地区,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系统。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在推广公共自行车之前,不能定量分析城市居民对公共自行车的接受态度以及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导致公共自行车的前期使用率和服务水平都不理想。所以需要分析影响城市居民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公共自行车的健康发展。
淮安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是由专业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安市政府共同经营的。在2013—2015年分三期实施全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期、二期、三期工程,运营站点424个,投放车辆7300辆。但是,据调查淮安市只有较小比例的人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而且使用人群也不是涉及各行各业,尤其公共自行车又是淮安市新发展的交通方式,这一新兴事物对淮安的交通结构的影响,以及在城市的未来趋势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研究。
基于淮安市公共自行车意向调查数据,深入研究出行者的公共自行车出行选择行为,找到影响选择淮安市公共自行车的重要因素,从而为淮安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提供决策支持。
1.1 国外研究现状
“公共自行车” 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1965 年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在阿姆斯特丹开始运营,目前,世界至少有 49 个国家的 535 个城市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其中,丹麦的哥本哈根约有 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法国巴黎每年使用公共自行车总次数竟达 1.3 亿次。
国外的一些公共自行车系统相对完善的国家,有许多发展经验都值得我国借鉴。比如,英国伦敦得自行车租赁公司尝试与手机运营商联手,以短信为平台实现自由借车;法国里昂研发了公共自行车还车提醒、 智能延时、 地图显示等功能;丹麦政府面向企业推行了以车面广告的形式快速得到了众多大企业的积极响应;荷兰、 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各个城市还设置专门的自行车车道,鼓励居民骑自行车上班。此外,外国政府官员还通过带头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的良好习惯呼吁社会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推广。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分有两个方面:
第一,影响人们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因素。Ting 一 Ling Lee(2010)从客户服务需求的质量功能配置角度,对高雄市台湾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产品定位、使用方向和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普遍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处理的核心服务问题远远不能从公共自行车和处理投诉、信息服务、员工素质和培训等简单。
第二,如何促进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为了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英国还建立了一个国家自行车网络。网络是大约20000km的范围,大约一半的居民住宅是从交通枢纽相距一英里,城市也提供免费的自行车,非机动车道占道路的三分之一。因此,Tim Jones(2012)通过调查中英两个中等城市的交通圈,鼓励更多的人使用自行车,只提供免费自行车车道是不够的,它需要一个更广泛,多层次的社会合作,包括在城市范围内的自行车提供更快的速度,建立高品质的隔离设施等。
影响公共自行车使用的因素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从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共自行车的发展除了需要提高自身的车道网络硬件支持外,还需要相关的政策、运营管理软件设施。
1.2 国内研究现状
2009 年杭州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后,人们体会到自行车在公共交通系统中不但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还能带来其他正面效应,因此,我国学者对公共自行车的研究也是从2009年开始才逐渐丰富起来。
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对人们出行行为的影响方面,朱玮(2012)发现,人们的出行次数和使用距离随着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略有增加,但公共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公共自行车主要用于步行,公共交通和私人自行车,只有几个用户是为了取代私家车,电动汽车,摩托车或出租车。基于这个原因,他认为在公共自行车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完善的配套政策,有关公共自行车本身,设施,但也需要限制私家车和低能力的人旅行提供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机会,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的社会效益。
大连理工大学张迅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定性明确公共交通工具的交通信息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和二元逻辑模型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交通信息服务的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学者江国军交通需求理论活动的分析为基础,根据邯郸自行车调查数据构建MNL模型,以分析家庭的特点,对城市自行车的行为选择一条项链特征影响的个体特征,构建了项链的自行车选择行为模型的基础上。陈坚等(2013)年建立了基于公交出行的SEM-Logit整合模型,把潜变量和使用特性因素共同考虑,发现SEM-Logit整合模型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高于传统Logit模型。长安大学的罗赟用SP调查方式把公共自行车和步行、机动车、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两两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不同的出行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原因也会影响出行者是否选择公共自行车,再针对这些市民因地制宜的提出改善意见。
1.3 研究基本内容和方法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将重点对淮安市公共自行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本文先分析淮安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现状再分析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根据对出行方式选择研究基础的学习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分析,选择需要分析的因素,再采用建立影响因素重要度模型,定量研究公共自行车出行便捷性、服务质量以及舒适性等潜变量对公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重要程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2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