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sim的市淮海路与明远路交叉口优化仿真设计(附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1
1.2.1 国外研究成果 1
1.2.2 国内研究成果 2
1.2.3 国内外文献成果评述 3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手段 3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3.2 研究手段 4
1.4 本章小结 4
2 淮海路与明远路交叉口现状交通分析 5
2.1 交叉口概况 5
2.1.1 淮海路和明远路交叉口 5
2.1.2 淮海路、柯山路和正大路交叉口 5
2.1.3 淮海路和迎宾路的T型交叉口 6
2.1.4 淮海路和枚乘路交叉口 6
2.2 现状交通量调查 7
2.2.1 平峰时段 7
2.2.2 高峰时段 7
2.3 机动车的行驶特征 7
2.4 非机动车的行驶特征 8
2.5 本章小结 8
3 淮海路与明远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 9
3.1 交叉口渠化 9
3.2 信号配时优化 9
3.2.1 现有信号配时调查 9
3.2.2 配时参数计算公式 11
3.2.3 配时计算 12
3.2.4 优化效果评价 13
3.3 本章小结 15
4 VI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SSIM建模与仿真 16
4.1 建立VISSIM模型 16
4.2 参数标定 17
4.3 参数校准 20
4.3.1 浮动车法计算车辆行程时间 20
4.3.2 校准过程 22
4.4 仿真运行 26
4.4.1 平峰时段 26
4.4.2 高峰时段 28
4.5 本章小结 30
5 淮海路与明远路交叉口优化仿真评价 30
5.1 延误评价 30
5.1.1 平峰时段 30
5.1.2 高峰时段 32
5.2 行程时间评价 33
5.2.1 平峰时段 33
5.2.2 高峰时段 35
5.3 排队长度评价 36
5.3.1 平峰时段 36
5.3.2 高峰时段 37
5.4 本章小结 39
结 论 40
致 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1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淮安市淮海路与明远路是区内两条重要的干道线,该处交叉口也因此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居民出行多以私家车为主,由此带来的城市路段和交叉口拥堵现象严重,其中以交叉口通力能力较低和交通延误为甚,也使交叉口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瓶颈。交叉口的断面设计、信号配时、交通组织等的不合理都会导致交叉口服务水平较低,易使车辆在交叉口的排队时间过长,甚至造成二次排队的现象。为了提高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延误等现象,需要对该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居民出行满意度,满足交通需求。
1.1.2 研究意义
在道路交通量趋于饱和、人车矛盾加剧的现代交通网络,交叉口既是路段交通的瓶颈,又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通过对淮安市淮海路与明远路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除了常规的渠化交通与信号配时的优化方案,探讨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优化方法,着重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者的协调优化,并用VISSIM软件仿真,对减少该处交通延误、提高通行效率,减少居民出行在交叉口花费的时间、油耗等损失,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益和舒适度满意度具有重大意义,努力完善以“人”为本的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1.2.1 国外研究成果
Yang Zhao[1]等人提出了左转等候区能否提高左转通行能力的疑问,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分别对是否设置左转等候区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证实,在设置了左转等候区后,交叉口的左转通行能力比设置前提高了17.8%。
Michael P.Hunter[2]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蒙特卡洛法来减少或消除交叉口处车辆左转冲突点的方法,该方法将左转位置提前,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延误、缩短排队长度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有突出成效。
Pirdavani A[34] 等人研究发现,在Webster延误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百分比延误计算法计算平均延误,在计算固定信号配时与不饱和信号配时的情况下占有优势,能更准确地优化交叉口的信号配时。
1.2.2 国内研究成果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63824.html